银行1号窗口前,黑外套老人刚坐下,就把缠着绷带的左臂往怀里缩——右臂勉强抬起,可左侧的电子签名屏离得太远,他探着身子够了两次,指尖都没碰到屏幕边缘。
柜台里的工作人员刚要开口,旁边的大堂经理已经快步绕了过来,轻轻将立在台面上的电子签名屏转了个向:“大爷,您胳膊不方便,我把屏幕调您右手边,签字不用费劲够啦。”
老人紧绷的肩膀松下来:“早上摔了一跤,左手动不了,正愁这屏够不着呢。”大堂经理没急着离开,蹲在屏旁把签名区域放大:“您看,字现在清楚多了,顺着虚线签就行,慢点儿没关系。”
等老人签完名,大堂经理又把单据折成窄条递到他右手:“您揣右边兜,一只手也能拿稳。”柜台里的声音也轻轻追过来:“出门台阶有扶手,您扶着走更稳~”
这是农行网点里常有的画面:有人拄拐进门,大堂经理会提前搬来带扶手的椅子;有人拎着重物,会被主动引到暂存区;就连电子屏的方向,总有人记着“往客户顺手的地方调”。
那些绕到窗口外的快步、为“够不着”做的转向,让大厅里的每一处细节都裹着暖意——当服务多了一份“主动搭手”,金融的底色里,便全是看得见的温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