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能胜利电厂三期第二台1×660MW热电联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电除尘钢支架顺利开吊,并完成首榀精准安装。这一重要节点的达成,标志着项目在安全、高效、环保的建设道路上,迈出了稳健而有力的一步。
![]()
记者走进国能胜利电厂三期第二台1×660MW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现场,看见一片热火朝天的奋战景象,工人们分布在各个作业区域,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吊装锅炉受热面,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塔吊挥舞着长臂吊运材料,运输车辆来回穿梭。
在项目核心的锅炉本体建设区,正进行关键吊装作业,高达94米的吊装设备平稳运行,将水冷壁组件缓缓吊装就位。据工程部周学安介绍,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目前,锅炉本体、汽轮机、发电机三大主体建设同步推进,项目总进度已过50%。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南二路以南、胜利发电厂西侧,项目计划总投资27.82亿元,总占地204.03亩,总建筑面积104463平方米,在胜利电厂三期扩建工程第一台机组基础上,续建第二台660MW超超临界燃煤热电联产机组,2024年列入山东省重大项目,铁路专用线列入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项目库。
国能(东营)热电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军海介绍,该项目具有智能化、绿色清洁两大特点。在排放指标上,项目设计粉尘浓度低于2mg/m³、二氧化硫浓度低于25mg/m³、氮氧化物浓度低于35mg/m³,关键指标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实现了燃煤电厂高效的“超低排放”。
目前,超过600名建设者正奋战在项目一线,全力抢抓施工窗口期。王军海介绍,为保障施工安全与高效推进,项目引入了先进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该系统如同现场的“智慧大脑”,能够通过人脸识别实现人员精准管理。同时,能够全域实时监控发现违规行为、预警安全风险以及对扬尘、噪声等环境因素进行着不间断的智能监测。
“项目建成投产后,年最高发电量33亿千瓦时,可承担民用采暖供热面积1400万平方米,能够切实改善城市供热架构,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满足东营市建设发展需求。”王军海介绍,该项目预计在2026年10月底正式投产。届时,将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推动区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