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里,人群聚了又散,农行临朐朐山支行的员工见缝插针,将反假反诈的金融知识种子,播撒在每一位匆匆而过客户的心田。
“大家知道如何简单快速地识别假币吗?”“日常生活中,怎样的电话可能是诈骗?”在中国农业银行遍布全国县域的基层网点里,这样的“微沙龙”正成为农行员工们的工作常态。
利用客户办理业务等候的碎片化时间,开展简短而精准的金融知识宣传,将反假币、反诈骗的防线前置到服务第一线。营业大厅内摆放着统一定制的宣传资料,配备假币鉴别仪器,还悬挂着《告知书》《公示牌》和张贴宣传海报。这些材料成为客户等候时接触到的第一手反假币信息。网点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电子海报屏展示着打击假币犯罪的奖励办法、真假币对比图片和通俗易懂的反假币小知识。大堂经理们主动向等候客户发放宣传折页,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假币危害和识别技巧。
“微沙龙”的成功关键在于精准把握时机。通过厅堂微沙龙形式,为客户带来反假货币知识宣讲。从相关法律法规到假币犯罪的惯用手法和警示案例,农行员工们娓娓道来,提升客户防范意识。
通过 “案例讲解+实物演示” 的方式,教授老年人如何通过“一看二摸三透光”的简易方法识别假币。反假币宣传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工作人员将光变镂空开窗线等专业术语转化为“会变色的金线”等形象表述,使抽象的防伪知识变得生动易懂。
这些看似微小的努力,正汇聚成巨大的能量。许多参与群众表示,通过这些活动学到了真本事,提升了辨别假币的能力和防范意识。更重要的是,这种宣传正在形成良性互动。那些曾经对假币、诈骗知之甚少的市民,如今能熟练地指着人民币上的防伪特征说道:“这里是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一看二摸三透光,假币就没处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