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作为家庭教育和协同育人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潍坊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不断创新突破,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
新起点再创新绩,潍坊创新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推动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心理健康五大场域协同育人,从校园里的红色教育长廊到社区的家长课堂,从数字化云平台到田间劳动实践基地,这座城市正在涵养覆盖青少年成长全环境的立德树人新生态,构筑起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新格局。
![]()
青州市人工智能体验中心积极开展航天航空科普教育。
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体系
立德树人是城市文明的根基,它塑造的不仅是个人品格,更是整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城市文明是立德树人的实践场域,它将教育成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市民素养与城市温度。从城区校园到乡村课堂,从红色教育基地到数字云端平台,一场覆盖潍坊市全域的育人实践润物无声。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我们都会在国旗下讲述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红色故事。”坊子区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刘元文说,“就是要让孩子们知道,他们脚下的土地,曾经浸润过热泪与热血。”
在同样位于坊子区的坊华小学,学生们创作的“廉洁手抄报”是校园里独特的风景。校长赵晓蕾在一幅莲花作品前介绍:“学校正致力于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我们立足本地潍南县委旧址开展党史教育,并让廉洁文化走进校园,滋养孩子心田。清廉的种子,已然在笔墨间绽放。”
坊子区构建的“党建+思政”融合体系,不仅打造了“坊子红色印记”等15门校本课程,而且将课堂延伸至坊子炭矿博物馆、潍坊党性教育基地等实践场所。每到周末,载着学生的“红色研学车”穿梭在城市间,年均200场的研学活动让5万余名青少年在触摸历史中厚植家国情怀。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才能真正实现良好效果。
在位于高新区清池街道花园社区的鹿非马儿童成长中心,这里设置了玩耍空间、学习空间、创意课堂等,幼儿可以在寓教于乐中收获成长,学生可以安静阅读学习,家长可以参加父母公益课堂。
在奎文区北苑街道金都社区,这里建立“家校社”联席会议机制,与周边5所学校、15所民办培训机构共享运动场、心理辅导室等多个功能空间,开展文艺、体育活动;通过链接相关专业领域人才,组织开展各类利于提高综合能力和素养的社区教育活动,社区还根据不同年龄段居民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同时培养未成年人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和社会行动能力。
少年强则国强。潍坊市在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中,逐步构建起党政主推、学校主导、家庭主责、社会主动、网络助力的协同育人机制,成立市级“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于今年上半年实现市县镇校四级“教联体”全覆盖。
![]()
西南关社区弘扬状元文化
探索具有潍坊特色的立德树人新路径
潍城区南关街道西南关社区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因清末一条胡同出过曹鸿勋、王寿彭两名状元而闻名遐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西南关社区依托辖区状元文化长廊、状元文化展厅、状元亭等资源和优势,从“道德、勤学、孝道”三个维度对状元精神品质进行挖掘、解读和拓展,形成了一套体系化的状元胡同故事文化品牌线路。
以状元文化赓续孝德孝道,西南关社区通过开展“感恩父母,争做孝德状元郎”“九九重阳扬新风 敬老爱老承传统”等活动,涵养青少年孝敬父母、尊老敬老的良好品质;开展“分享经典 悦读生活”读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讲座等活动,以状元文化培育爱国情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心灵。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寿光洛城街道悦轩小学,师生们春天在学校劳动园种下红薯;到秋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割藤、挖薯、搬运、洗净、晾干,再到食堂烘烤,红薯香味弥漫校园。悦轩小学“理论+实践”的活动形式从注重学生的参与感、获得感着眼,进而激发孩子们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寿光市教体局党组成员李洪业说:“我们在实践中培育时代新人,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系列活动,加强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建设,推动法治教育进课堂,并将国防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持续赋能全环境立德树人。”
潍城区以“状元文化”汲古润今,“全国菜篮子”寿光市将劳动融入课堂,“信美东方第一州”青州市则构建“劳动淬炼+文化浸润+科创赋能+心灵成长”立体化培育体系……行走潍坊,每个县市区都因地制宜、立足自身文化优势、自然资源优势,探索实践着具有潍坊特色的立德树人新路径。
![]()
潍坊市奎文区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表演节目。
绘就学生全面发展新图景
揽山水之幽,得人文之胜。潍坊作为文化强市,有着人文沃土可以深耕的比较优势;青少年是沃土里的种子,他们的全面发展,为城市文明注入了活跃的青春动能,塑造着城市开放、创新、向善的品格与未来高度。
潍坊全面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不动摇、遵循规律不折腾、改革创新不懈怠,创新党政、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位一体”评价机制,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狠抓育人质量,全市教育呈现出“各类教育协调、区域优质均衡、体制机制灵活、群众满意认可”的良好生态。
从课堂教学到社会实践,从数字赋能到资源共享,潍坊正以系统思维构建着立德树人的新格局。
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全环境立德树人旨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精神文明建设则着力塑造一座城市、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与价值品格。在潍坊,全环境立德树人是学校、家庭、社会内化于心的理念,正化作具体行动,融入城市的每个角落,构筑着城市“以人为本,以文润城”的现代文明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