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在日照海边,眼看两个大人和一个孩子被浪卷走,我抓起游泳圈就冲了下去。水下暗礁硌得脚生疼,身上划了不少口子,但顾不上了,就想着赶紧救人。”回忆起今年7月27日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刘金峰语气平静却目光坚定。最终,他与赶来的热心人合力将三名溺水者全部救起。义举发生后,利津县相关部门迅速行动,不仅前往慰问,更授予其“利津好人”证书,并将这一鲜活案例作为“身边好人”的生动教材,在全县广泛宣传,引发热烈反响。
近年来,利津县将“身边好人”选树宣传作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城市文明软实力的关键举措,着力构建并完善“广泛挖掘、精心培育、立体宣传”的闭环工作机制,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丰沛的道德滋养与强劲的精神动力。
织密网络,常态化收集凡人义举。利津县坚持视角向下、扎根基层,以全县8个乡镇(街道)、县直部门单位、50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及社区网格为基点,构建起一张覆盖广泛、触角灵敏的“好人线索网”,常态化采集一线涌现的凡人善举。同时,拓宽推荐渠道,建立健全单位推荐、群众举荐、媒体推荐等多维并举的推荐机制,鼓励民众通过“凤德利津”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积极推荐身边榜样,形成了“人人参与评议、评议对象来自群众、评议结果群众学习”的良性互动生态。截至目前,已累计收集各类好人线索280余条,确保了先进典型的鲜活性与代表性。
精耕细作,提升评推质效。利津县严格遵循“逐级推荐、从严审核、优中选优”原则,实施先进典型梯队化培育。建立了从“利津好人”到“东营好人”、“山东好人”乃至更高层级的阶梯式向上推送渠道,形成了层次分明、持续发展的先进典型储备与输送链条。2025年,该县已有7人光荣入选“东营好人”榜。此外,强化动态管理与关怀服务,建立并持续更新县级“好人资源库”,对入库人员实行定期回访与信息更新制度,密切关注好人的工作生活状况与后续表现,确保典型立得住、事迹常更新。
多维传播,放大榜样效应。利津县着力倡树“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鲜明价值导向。在宣传层面,注重讲好好人故事,对杨仕强、魏喜凤、刘金峰等代表性先进典型进行深度挖掘与持续报道;结合“学雷锋·当先锋”等主题实践活动,邀请“津城大叔”赵卫东等好人代表走进社区、校园、机关,用平实语言讲述亲身经历,使榜样形象可亲可感、榜样力量直抵人心。在线下,盘活利用社区广场、村居宣传栏等传统阵地,集中展示好人事迹,打造群众身边的“道德课堂”,使市民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熏陶、引发共鸣,实现了“发现一个好人、带动一批群众、影响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