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东营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系统谋划、全域推进各项民生事业。从城乡面貌改善到经济发展提质,从“一老一小”关爱到文化惠民浸润,从人居环境整治到基层治理不断创新,用心书写了一份有温度、有质感的民生答卷。
东营区政务微信公众号特推出【烟火里的民生温度】专栏,我们将用文字和图像,记录下一幕幕温暖的变迁,讲述一个个鲜活的民生故事。敬请关注,与我们一同感受“幸福东营区”不断攀升的民生温度!
寒冷的天气里
外卖小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的
工作告一段落
想喝杯茶歇歇脚怎么办?
东营区黄河路街道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
这里温情涌动
让“赶路人”融为“一家人”
外卖小哥张凯强停稳电动车,熟练地在屋外换电柜完成电池更换,随后推门走进屋内,接了一杯热水,往沙发上一坐,疲惫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手机能充电,这驿站就是我们奔波路上的‘暖心巢’。”张凯强的话,说出了东营区万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心声。
![]()
“这里原来是小哥们自发的等餐点,我们发现后就升级改造了这个驿站。为的就是让大家有个地方歇歇脚,休息一下。”黄河路街道新就业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郗希介绍,驿站不仅配备了空调、微波炉、急救医药箱等基础设施,还联动企业设置了共享换电柜,让小哥“换电像加油一样方便”。
作为城市运转的“赶路人”
快递员、外卖骑手等
新就业群体的奔波身影遍布街头巷尾
如何让他们在忙碌中感受城市温度?东营区将“暖心驿站”建设作为服务新就业群体的重要抓手,逐步构建起覆盖广泛、服务精准的“暖新”服务体系,让每一位新就业者都能找到归属感。
新就业群体感受到了真切关爱,想为所生活的社区也做些什么——大家发挥走街串巷、熟悉社区的优势,在送餐间隙开展反诈宣传,随手拍摄损坏的路灯反馈至新新向党治理平台,得闲时帮孤寡老人代购药品......这种双向奔赴让他们对“油城”有了更深的感情。
近年来,东营区从打造“暖新”阵地等5个方面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子女托管、技能培训等15项标准化暖“新”服务。打造燕山路、乐活城、万达商圈等“全场景”友好街区,同时高标准聚焦需求规划场景设置,成立22家商户“爱新餐”联盟,精选30家骑手食堂,推出“十元吃饱”优惠套餐等服务。在区中心医院挂牌“小哥医院”提供公益查体,在重点商圈增设停车位和换电柜,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一系列举措形成了“阵地全覆盖、服务全方位、关爱全周期”的服务格局。
城市的暖意,不在霓虹璀璨
而在它能否温暖每个为生活打拼的普通人
如今暖“新”驿站
在东营区的大街小巷
用暖心服务织密“幸福网”
让新就业群体在城市中
安心打拼、舒心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