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依规矩,难成方圆。世界万事万物之所以和谐共存,有序发展,无一不是在遵循各自规则的基础上寻找着自身生存的条件和价值。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法律、法规,就将失去秩序,混乱不堪;小到一个企业,一个单位,如果没有规章、规程,必然漏洞百出难以生存。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与风险为伴的经营特点决定了控制风险、合规经营是其稳健运行的根本,银行要有自己的“规矩”。中国农业银行作为一家国有大型银行,在业务总量庞大的同时,其风险压力也在逐步增大,所以合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提高思想认识,提升自身觉悟,强化责任感,牢记我们山东的农行精神:“立四气,争第一。”职工要有志气,班子要有正气,队伍要有士气,单位要有名气,在本地区、本系统各项工作中争创第一。当前社会关系复杂,充满了各种诱惑,甚至存在不少陷阱。作为一名银行信贷人员,只有严干律己,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杜绝高消费、杜绝黄赌毒等不良恶习,远离社会闲散人员,才能防患于未然,远离违法犯罪。
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和理解,提升业务技能。从严治行,“严”字当头,合规文化要记清楚,贯彻执行我们的制度。作为一名银行信贷条线员工,我深深地认识到,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办理每一笔业务、审批每一笔贷款,都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认真审核客户提供的每一份资料,确保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准确把握好风险管控与收益的关系。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学习规章制度,才能知道办理一笔贷款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如何辨别客户提供资料的真实性、什么样的客户能贷款、能带多少、什么样的客户不能贷,才能提高风险识别能力。通过案例分析,不难发现,有一部分不良贷款的形成是致未能及时发现,造成不良后果。
合规,首先要内化于心。银行是高风险的行业,风险分布于所有业务流程和工作环节,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合规不是对某个部门、某种岗位、某些人的要求,而是上至领导、下至职工都必须共同遵循、共同践行的行为准则。因此,只有让合规观念和意识渗透到每个员工的血液中,将依法合规作为一条“铁律”,自觉养成“时时合规、事事合规”的良好习惯,才能有效控制风险,实现经营价值。
合规,更重要的是要外化于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树立合规意识固然重要,但要真正将合规内化于心并使之取得成效,就必须坚持外化于行,从行动上做起,将合规融入到业务操作的方方面面,提高业务水平,降低操作风险。特别是作为时刻与风险打交道的信贷人员,大到信贷政策的把握,货款投放是不是符合我行的信货业务范围;小到办贷流程每一步的操作,一份合同,一张借据的填写合规与否,都将对货款风险形成不容忽视的影响,这就更需要我们每个人认真学习并熟知与自己岗位职责相关的法规制度,认真检查自己是否有违纪违规的行为,认真剖析思想深处是否有放松警惕的倾向和苗头,时刻以制度为准绳来规范约束自身行为,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只有这样,才能使合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得到升华,从而为我行合规经营、防范风险提供有效保障。
合规经营是立行之本,按章办事是兴行之策。当前,中国农业银行这艘大船正在改革发展的航路上奋力前行,合规宛如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朋友们,让我们自觉从思想上筑起遵章守纪的“防火墙”,从行动上拧紧规范操作的“安全阀”,用你我的点滴合规来共同铸就中国农业银行辉煌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