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锦华地热清洁能源站内,工作人员正专注调试自控系统,逐项校准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保障供热设备精准运行。随着一组组阀门检测完成,能源站供热系统已通过全面“体检”,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锦华地热清洁能源站已具备供热条件,将于今年供暖季如期投用。与锦华站同期投用的登州路清洁能源站也已完成调试工作,静候今冬供暖季正式“上岗”。
“目前两处能源站主网注水已全部完成,冷态调试正在模拟极端天气下的运行工况,确保正式供暖时居民家中温度稳定达标。”东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负责人宋志强表示,锦华地热清洁能源站投用后将新增200万平方米清洁供热能力,与新投用的登州路能源站新增150万平方米清洁供热能力共同形成350万平方米的“绿色供暖矩阵”,为区域内数万居民家庭提供稳定清洁热源。
两处能源站的建成投用,既是开发区地热能供暖从“规划图”到“实景图”的有力印证,也是全区地热能开发走向规模化、高效化应用的坚实一步。
2023年,开发区便启动了以“地热能替代化石燃料”为核心的供热系统“焕新工程”。当时,区域内已采用传统热电联供方式,较分散燃煤锅炉有所进步,但仍依赖于燃煤等不可再生资源,燃料成本攀升、输配能耗高等问题亟待解决。立足本土资源禀赋,开发区精准锚定“地热能”这一优势能源,全面开启地热能规模化开发利用。
全区首座清洁供热能源站——徐州路清洁供热能源站于2023年率先投用,替代1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其“一采一灌”地热井群包含10口开采井和10口回灌井,实现小区域高密度布井,能源站还配套16项国内领先专利技术,包括破解砂岩地质回灌难的核心筛管装置等,可实现地热尾水高效回灌且不产生外排废水,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万吨。
今年即将投用的锦华、登州路清洁能源供热站在此基础上还创新应用了“高、低温大功率热泵串联技术”,通过板式换热器与热泵机组的协同配合,实现热能的高效利用,并配以智能供热平台的精准调控,系统综合能效比升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开发区正在实施的地热清洁能源供暖项目计划分三年建设多处分布式地热能源站,通过“一张网”串联现有热电厂,构建“一网多源”体系,地热能与电厂热源互为补充,双热源协同降低输配成本。如今,随着新站进入投用倒计时,以及后续规划的更多清洁能源站的落地,开发区地热能布局已形成“多点开花、联网运行”的整体格局。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不仅重塑了开发区的供热体系,也是全区绿色低碳发展的鲜活注脚。稳定的热源保障与舒适的室温体验,让居民在寒冬中感受到“绿色供暖”的温度。
地热能是一方土地的“本土宝藏”,也是未来能源转型的“关键钥匙”。如今,这股“热”力顺着地下管网从一个个换热站出发,在开发区的能源版图上蔓延生长,织就一张覆盖全域的绿色暖网,为城市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清洁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