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汇街道商隆社区迅达小区的小广场,昔日部分生锈、零件松动的老旧健身器材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排色彩明快、功能各异的全新健身器械。太空漫步机、上肢牵引器、腰背按摩器、太极推盘、三位扭腰器……设施科学布局,俨然是一个小型的露天“健身房”。
![]()
“新器材种类多,安全性也提高了,我们锻炼选择更多,也更安心。”居民李炳颖说。自新器材安装后,每天早晚来这里健身的居民明显多了,大家一边锻炼,一边聊天,邻里关系也更融洽了。
“因越来越多群众的健身意识和意愿增强,各街道、社区对健身器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为此,我们前期对居民健身器材需求和投放意愿进行了收集,积极联系各街道、社区,安装新一轮健身器材。今年以来,东营区共更新或安装健身器材177件,分布于八个镇街的18村(小区),整体安装工程已于10月下旬完工。”东营区教育局体育中心负责人卢宝行介绍。
在文汇街道工农小区,居民惊喜地发现,原先老旧的健身器材已“退役”,一批崭新的健身器械“上岗”。此次工程将原有老化、存在安全隐患的健身器材拆除,精心挑选安装了全新健身器械。新器材功能设计多样化,既满足了青年人的运动需求,也充分考虑到老年群体的康复锻炼需要。同时,增设跷跷板等益智类儿童器材,满足全年龄段居民锻炼需求。
“有了新的器械,我们老年人早上来活动筋骨方便多了。孩子放学也有了好去处,新安装的跷跷板和秋千他们特别喜欢。”放学后带着孙女在广场放松的居民张阿姨说。
卢宝行说,翻建后的健身器材不仅外观更加美观大方,功能也更加全面实用。除了器材更新外,东营区还对健身场地进行改造,使其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和健身习惯,部分场地铺设塑胶地面,为居民提供更安全、舒适的健身环境。
近年来,东营区全力打造十五分钟便民健身圈,为老百姓搭建起平民健身公共平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体育需求,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通过深化宜居环境建设不断回应民生关切,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的幸福体验“无微不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