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油田正式印发了《胜利油田生活垃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为油田生活垃圾管理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该《细则》内容丰富全面,涵盖责任分工、分类标准、投放运输以及监督考核等多个方面,成功构建起一套全流程、闭环式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为油田生活垃圾管理走向规范化、精细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
《细则》的适用范围极为广泛,全面覆盖了油田机关及各直属单位。具体而言,它涵盖了四大类场景:生产作业区,如采油站、联合站等,这些区域是油田生产的核心地带,垃圾管理不容忽视;员工生活区,包括办公大楼、宿舍区、食堂等,是员工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场所,垃圾产生量较大;临时施工驻地,随着油田各项工程的开展,临时施工驻地不断涌现,其垃圾管理也需规范;公共区域,如道路、广场、绿化带等,这些区域是油田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垃圾管理至关重要。通过这四大类场景的全覆盖,《细则》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及相关管理活动的“无死角”管理。
在责任分工方面,《细则》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形成了协同合作的管理“共同体”。公共事业管理部充分发挥牵头作用,负责制定管理规定与标准,为整个油田的生活垃圾管理提供统一的指导和规范。各直属单位则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实施细则,统筹垃圾分类设施的配备、员工的宣传培训以及垃圾的清运处置等工作,并与具备资质的单位签订服务合同,确保垃圾处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油田物业服务单位承担着承接范围内垃圾清扫、分类收集及容器清洁维护的重要任务,为油田居民创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细则》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实行“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分类标准。对于每一类垃圾,都明确了其种类、投放要求及处置路径。可回收物需投放至指定回收点,由再生资源企业进行回收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害垃圾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属于危险废物的则按照危险废物管理标准进行处置,确保环境安全;厨余垃圾需交由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他垃圾则运送至属地政府指定的焚烧厂或卫生填埋场进行处理。这种详细的分类标准,为油田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
![]()
![]()
![]()
垃圾分类方式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这一分类方式与地方政府推行的生活垃圾分类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这不仅便于油田居民适应地方的分类要求,还能实现垃圾分类的有效衔接,避免了因分类标准不同而导致的混乱和困惑。同时,也为油田与地方政府的环保工作协同开展提供了便利,共同推动区域环境质量的提升。
针对部分居民担心的垃圾分类运输与处理问题,根据地方政府颁布的《东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第四章第二十二条规定,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生活垃圾类别、数量、作业时间等要求,将生活垃圾运输至符合规定的转运设施或者集中处理设施。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混装混运,不得随意倾倒、丢弃、遗撒、滴漏,同时要避免交通拥堵和噪音扰民。这些严格的规定,确保了垃圾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让居民放心。
美丽油田、美好家园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开始,共同遵守《细则》的规定,为油田的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的家园更加整洁、美丽、宜居!(胜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