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青岛市“小农场建设”现场会在胶州市振华实验学校举行。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部部长王福建,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一,青岛市教育局基教处副处级干部戚杰选,胶州市教育服务中心主任卢正国参加活动。
活动以“耕读结合、知行合一”为主题,通过实地观摩、经验分享、课例展示与专家报告等形式,全面展示我市以“校园小农场”建设推动劳动教育走深走实取得的成果。
李一在讲话中表示,“校园小农场”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劳动教育与五育融合的有效载体。他要求,要充分发挥小农场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构建“全员参与、融合共进、持续有效”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供支撑。
卢正国在致辞中表示,胶州作为劳动教育先行区,将持续推进“校园小农场”建设,将其作为推动五育融合的重要抓手,在政策保障、资源整合与课程开发等方面不断探索,为青岛市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胶州力量。
青岛市教科院德育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胡忠瑜在活动总结中表示,本次现场会集中展现了胶州市“校园小农场”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下一步,青岛市将以“试点先行、分类推进、全域覆盖”为路径,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形成具有青岛特色的劳动育人新模式。
会上,胶州市教育和体育局、胶州市振华实验学校、城阳区康成小学、青岛德县路小学、胶州市瑞华实验小学分别作经验交流,从区域推进、学校体系构建、教研组建设等角度分享“校园小农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青岛平安二路小学、胶州市振华实验学校、胶州市瑞华实验小学分别进行劳动课例展示;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钱旭鸯以《“在地”的劳动:基于学校菜园的种植、食物、生态与文化共生的教育》为题作专家报告,阐释劳动教育与食物、生态、文化共生的路径与价值,为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提供专业引领。
在实地观摩环节,与会代表走进胶州市振华实验学校“稻香村”劳动实践基地,感受传统农耕与现代教育的深度融合,并参观了劳动教育成果展;在瑞华实验小学“少年农科院”,观摩无土栽培、智能灌溉等现代农业技术融入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
各区市劳动教育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和劳动教育教师代表近300人参加活动。(通讯员:刘德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