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忙坏了,订单根本接不过来。咱现在是运输车辆、铲车、脱粒机和烘干塔流水线作业,人歇机器不歇,争取多烘干一些。”穗东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隋延峰说。
连日来,受近期连续性降雨影响,东营区的部分地块土壤湿度偏大,农田渍涝风险高,对正处于秋收关键期的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为应对降雨,东营区各部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对症下药”,与时间赛跑、与雨情竞速,力保秋收“颗粒归仓”。
![]()
在穗东家庭农场,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一派忙碌景象,收获后的玉米经过脱粒之后,迅速通过传送带进入烘干塔,确保玉米尽早归仓。据悉,收获的粮食水分往往达到30%左右,必须经过烘干后,才能达标储藏,相较于传统的大规模晾晒,烘干机内置的热风仓使热效率高达95%,粮食降水速率达到每小时4%-5%,使烘干无死角,粮食受热更加均匀。为应对连日来的降雨天气,穗东家庭农场已经开启了24小时不间断烘干作业,保障粮食品,减少粮食产后损失。
隋延峰介绍,“我们现在是每天24小时进行烘干作业,每天大概能烘干粮食400余吨,周边的种植面积大概在3万多亩左右,我们自己的2000多亩还没有收,先保证周边的散户,全力抢救,目前已经烘干了1500多吨。”
与此同时,在牛庄镇另一处家庭农场——金丰家庭农场的种植田里,农技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仔细拨开叶片,查看墒情与植株长势。他们针对不同田块的实际情况分类指导,科学应对降低损失。
“对土壤湿度偏大但机械能够进田的地块,建议调集履带式收割机,或对现有收割机进行适当改装,抢晴抢时收获。对一般积水地块,应尽快疏通沟渠排水,开挖深沟沥水。”牛庄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瑞琪正在田间给村民出谋划策,“而对田间积水严重、短时无法排水的地块,则需组织动员人工抢收。同时也要密切监测病虫害,科学选用杀菌杀虫剂进行病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