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麻烦帮我存下这两万块钱,下午要给孙子交学费。”一天上午,农业银行栖霞支行营业网点内,李阿姨攥着一个鼓鼓的信封,匆匆走到柜台前。柜员小刘接过信封,按照规范流程清点现金,指尖触碰到几张百元纸币时,手感明显异样——纸张偏薄、水印模糊,防伪金线也缺乏立体感。
小刘立刻警觉,一边用验钞机二次核验,一边轻声询问:“李阿姨,这钱是您从哪里取来的呀?有几张纸币有点可疑,需要再仔细确认下。”李阿姨一听慌了神:“这是我昨天卖老家房子的定金,对方说是从银行取的现金,怎么会有问题?”
见李阿姨焦急,小刘先安抚她的情绪,随后将网点负责人老张请来。老张拿着假币,结合网点近期开展的反假币宣传物料,耐心讲解:“阿姨您看,真币的毛爷爷水印清晰有层次感,而这几张假币水印发虚;真币用手揉搓会有明显的凹凸感,假币却很光滑。我们最近一直在做反假币宣传,就是怕大家收到假币蒙受损失。”
说着,老张拿出反假币宣传折页,指着上面的“一看、二摸、三听、四测”识别方法,手把手教李阿姨辨别。周围等待办理业务的客户也纷纷围拢过来,老张顺势展开现场宣传,结合常见假币类型和诈骗手段,提醒大家收钱时务必仔细核对,尤其是大额现金交易。
了解到李阿姨是卖房收到假币,老张立刻建议:“阿姨,您赶紧联系对方核实,同时保留好相关证据,我们可以帮您报警。以后涉及大额资金,最好通过银行转账,既安全又能留下交易记录,避免收到假币。”
在老张和小刘的帮助下,李阿姨联系上买房人,对方起初拒不承认,直到民警到场,出示假币鉴定结果和宣传材料里的识别依据,买房人最终承认误收假币并更换了真币。事后,李阿姨特意送来锦旗,感慨道:“多亏农行的同志细心,还教我怎么辨假币,不然我这孙子的学费就打水漂了!”
此次事件不仅帮李阿姨挽回了损失,更通过“现场教学”让更多客户掌握了反假币知识。农业银行栖霞支行始终将反假币宣传融入日常服务,用接地气的方式守护群众“钱袋子”,切实履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为维护良好的货币流通秩序筑牢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