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义和镇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通过“镇村企”三级联动,整合多方资源,创新实施“三金收入”模式,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广大群众开辟了一条稳定增收、共同致富的新路子,全力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产业共富”义和样板。
![]()
“果香四溢满枝头,农户笑颜话丰年。我现在就在义和镇五一村的黄金桃种植基地,果农们穿梭林间,忙着采摘、分拣、装箱、运输,每一颗桃子都承载着农户们辛勤劳动的汗水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现场记者单体潇说。
金秋时节,走进义和镇五一村,连绵的桃园金黄灿灿,沉甸甸的“黄金桃”压弯枝头。一筐筐刚刚采摘下来的桃子,色泽金黄、果香扑鼻,即将发往各大商超。
“它是离核的,口感非常好,现在摸着外皮还有点硬,这就是最好的采摘的时候。软的话能到16-17个糖,所以说它的品质是非常好。”东营市和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卫国说。
然而数年前,这里的黄金桃产业却一度面临自然灾害频发、品种老化、销路不畅等多重挑战。转机来自三年前——义和镇党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探索“镇属国企+股份经济合作社+社会主体+农户”的合作模式,整合政府、村集体、社会资本与农户力量,推动品种统一改良、技术标准指导与品牌化销售,全面优化桃园运营管理。如今,“黄金桃”已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像这个品质,我们一亩地大约在2000多斤,比如说我这100亩桃,大约的产量在二十几万斤,在我们超市现在卖到6-7元(每斤)。”东营市和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卫国说。
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从产业发展中得到获得感、幸福感。为此,义和镇创建“三金收入”模式,即桃园流转有“租金”、果园务工有“薪金”、盈利分红有“股金”。这颗“黄金桃”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致富果”“生态果”和“幸福果”。
“一天一百二,干个数月,(赚)四千来块钱,离家也挺近,挺好的。”村民吴福丽说。
“三金”模式不仅实现了群众收入从零散到稳定、村集体经济从薄弱到壮大的转变,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义和镇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试点先行、总结提升、全面推进”的路径,以改革思维和创新举措扎实推进“三金收入”机制,逐步拓宽共富渠道,全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义和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