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潍坊临朐县寺头镇偏龙头村的黄烟种植基地,八十亩烟田铺展在田间,层层叠叠的烟叶在阳光下随风轻摆,叶片边缘微微上卷,生机勃勃。采摘工人们穿梭在烟田之中,指尖捏住叶片根部轻轻折下,新鲜成熟的烟叶便落入采摘袋中。
“今年是我种这八十亩黄烟的第四年了。现在已经到了最佳收获期,每天有十四五个工人在这里抢收,估计一个月左右就能收完。今年相对少雨的天气对黄烟的长势非常有利,相比往年每亩地能多收五十斤。”偏龙头村黄烟种植基地负责人崔洪海说。
在郁郁葱葱的黄烟种植基地,成片的烟叶长势喜人。工人们将烟叶采摘之后,会集中送到烟草公司在偏龙头村建设的烤房内。记者现场看到,几座标准化烤房排列整齐,工人们正将编好的烟杆逐层挂进烤房,进行分类编杆、分层装炕。“分类编杆”需根据烟叶的部位、大小和成熟度进行分拣,确保每杆烟叶品质均匀;“分层装炕”则依据不同炕层的温度差异,科学摆放烟叶,提升烘烤质量。这两项工艺是当地烟农多年积累的经验,能更好把控烟叶品质。
寺头烟叶工作站技术员窦金峰告诉记者:“我们烟草公司在偏龙头村建设了六座密集烤房,配备了自动烧煤机、温湿度控制仪,实现了烘烤自动化,解决了人工烧煤、人工看炉的弊端,实现了加工降本的目的。 ”寺头镇种植黄烟历史超400年,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与独特地理条件,孕育出了烘烤后“色泽金黄、气味芬芳”的优质烟叶 。
随后,记者走进临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在寺头试验站的雪茄烟晾晒车间,近距离探访雪茄烟叶晾制技术。寺头镇雪茄烟叶晾晒车间规模大、晾晒技术较为成熟,种植雪茄烟的农户会将采摘好的烟叶送往此地进行晾晒加工。车间内智能化晾制设备有序运转,通过精准调控温湿度、通风量等参数,实现了烟叶晾制的标准化生产,让烟叶在标准化、精准化的环境中沉淀出醇厚的品质。试验站站长刘洋介绍说:“2021年以来,我们先后种植雪茄烟青芯系列、云雪系列、古巴系列等十余个品种,依托试验站科研力量开展配套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发展带动周边农民参与雪茄烟生产经营,全力打造中高端定制化雪茄烟叶开发园。”
寺头镇以黄烟为媒介,逐步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从种植到加工全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保障烟叶品质的同时,增加了农民集体收入,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