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三天内,接连救助两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只骨裂的苍鹭、一只受伤的小白鹭。是谁如此热心肠,谱写着这暖心的篇章?让我们一探究竟。
7月20日,在石油开发中心胜裕采油管理区,采油三站的员工王华栋与郭猛正巡井途中,忽然,一阵断断续续的扑腾声从一片芦苇丛边传来。他们当即停下车,拨开茂密的草丛,只见一只体型较大的鸟正拼命挣扎,却始终无法起飞,羽翼间隐约可见斑斑血迹,眼神中满是惊恐。
王华栋和郭猛一边迅速比对鸟类资料,确认这只鸟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苍鹭,一边赶忙从随身携带的工具包里取出碘伏和纱布,小心翼翼地为它清理伤口,并立即拨通了野生动物救助站的电话,静候专业救援的到来。同时,他们找来清水和小鱼干,耐心安抚着受惊的苍鹭。半小时后,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匆匆赶到,经仔细检查后说道:“这只苍鹭翅膀有轻微骨裂,幸好救助及时,没有发生感染,恢复后有望重返自然。”听到这话,两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长舒了一口气。
仅仅两天后,7月22日,胜裕采油管理区采油三站的值班员工王松,在垦90-1号站巡井时,又在泥滩边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白鹭。令人惊喜的是,它同样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了前一次的救助经验,王松处理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他第一时间联系了救助站,随后小心翼翼地将白鹭带回采油三站。在站内,众人齐心协力,共同为白鹭处理伤口,最后妥善地将它交给了救助站的工作人员。
这些鸟类常常活动于湿地,或游弋于稻田,或漫步于浅滩。而胜裕采油三站所辖的油区,恰好位于黄河尾闾,正是它们偏爱的栖息家园。石油工人和野生鸟类,看似是两个毫无交集的群体,却在这同一片土地上,演绎着守望相助的动人故事。
“我们天天跟油井打交道,更懂得守护这片土地的意义。”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石油工人们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与责任。他们深知,脚下的这片土地,不仅是国家能源的命脉所在,更是无数生灵繁衍生息的家园。每一次巡井,都是对油井的守护,也是对这片土地上每一个生命的默默关照。他们用粗糙却温暖的双手,为受伤的鸟儿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用坚守与担当,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胜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