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始终发挥着强基固本、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大码头镇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筑牢红色阵地、建强骨干队伍、创新治理模式,不断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绘就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新图景。
筑牢“红色堡垒”焕发阵地新面貌
以“党员活动有阵地、群众办事有去处、宣传教育有载体”为目标,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升级改造党建活动阵地32个,分别设有党员活动区、图书阅览区、交流研讨区等功能区,依托小刘桥刘洪范烈士故居展览馆、“挎包精神”纪念馆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打造“初心课堂”“先锋驿站”特色载体,将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向协商议事、文化服务延伸,让红色阵地既显党味更接民情。开展“党员先锋行”等活动26场,吸引1500人次参与,真正实现党建引领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
培育“红色头雁”激发队伍新活力
实施“头雁领航”计划,分层分级培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860余人次,建立“书记讲给书记听”“导师帮带制”等培养机制,实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全覆盖培训工程,组建党员突击队59支,设立党员示范岗36个,在项目建设、民生服务等一线搭建锤炼党性的实践平台,聚焦老粗布、菊芋、苇编、虎头鸡等产业发展,强化共富人才引育培用,持续推动共富工坊培育、建强,推动党员干部成为攻坚克难的“主心骨”,形成“头雁领飞、群雁齐追”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织密“红色网格”精绣治理新篇章
构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网格体系,探索“党建+综治+网格+”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成立156个微网格党小组,划分390个党员责任区,整合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力量,建立“群众点单、网格接单、支部派单”工作机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400余件,同时通过民情日记、红色议事厅等载体,推动人居环境整治、邻里纠纷调解等事项在网格内闭环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