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酷暑,挡不住东营区项目建设的火热推进。一个个工地上,焊光闪烁、车辆奔忙,建设者们战高温、抢进度,到处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东营区用汗水和速度,在夏日里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阳光下,崭新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宽阔的室外试验专用试验场与现代化的综合科研楼熠熠生辉——成功石油油气专用处理装置智能化生产基地于近日顺利完成项目验收,标志着集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的高端油气装备平台正式落成。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东营高新区,占地面积约47亩,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主要建设智能化生产车间、室外试验专用试验场、综合科研楼,同时购置数控管子相贯线切割机、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等设备及智能化科研仪器170余台套,建设四条非标自动化生产线。
“项目建成是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步。”东营市成功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商彩峰介绍。依托智能化生产车间建设,FSHB-F脉冲焊接系统和焊接机器人上线后,将实现多条焊缝同步焊接,在同等工况下,不仅显著提升了焊缝质量,更兼具节能环保优势,生产效率跃升4倍。
室外实验场地已经安装完成的MG200T/50T通用门式起重机,可极大提升重型部件的装卸和工位调整效率,有效替代传统吊车作业,显著提高现场作业安全水平。届时,成功石油不仅能生产智能化油液气分离器和油井多项收集器,还将具备无人化耐高温油气处理装备的生产能力。
“项目投入运营后,将形成年产700台套油气专用处理装置生产能力,产值近4亿元,税收1700余万元。”谈及公司发展,商彩峰信心满满。
近年来,成功石油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先后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等荣誉,并获评2023年度“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拥有专利85项,含21项发明专利、6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CCC和1项CQC产品认证证书,8项注册商标等。
企业的高速发展,既源于自身的高成长性与科技创新,也离不开优质的“培育”环境。今年以来,东营区持续加力提速“六条赛道”,聚力做大做强石油装备产业:一方面,推动产业链条向“深海特非”领域迈进,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另一方面,瞄准“集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生态、培育创新企业”三大重点,持续加大创新投入。目前,已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7家显著提升了区域发展能级与竞争优势,为一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