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潍坊奎文区倾注匠心雕琢城市质感,从绿化环卫的诗意营造,到市政基础的悉心守护,再到市容秩序的精细打磨,让老街区焕发新生机、新空间承载大幸福。
奎文区胜利东街夏景
以精细为笔
勾勒诗意满城
漫步城区,一场场蜕变正在上演。
福寿东街向北的文化路段,老化的植被正被层次丰富的植物取代,移步换景的立体景观渐次呈现。文化路(福寿东街-通亭街)、北宫东街(虞河路-新华路)全要素示范街改造,正从单纯的交通动脉,蝶变为融合休闲、娱乐、景观的“城市新客厅”。
虞河路与光明街路口西南角,一处由社会资本注入活力的口袋公园已然落成;清溪街与虞河路路口东南角,口袋公园工程量已完成七成,休闲空间与错落绿植相映成趣;北宫东街与新华路路口以西,带状公园逐渐成型,备受年轻人欢迎的匹克球场将成为点睛之笔。这些“小而美”空间让市民转角即遇诗意。
环卫作业的“科技范儿”同样亮眼。今年以来,奎文区先后引进64台节能环保新能源洗扫车、冲洗车、吸尘车,通过建立“冲、洒、扫、洗”多功能联合作业体系,实现全区道路深度保洁覆盖率100%。
绿化管养的“精细账”更见功夫。集中清理死树枯枝、整治绿化带落土、为树木扩穴松绑……一处处不起眼的变化,见证着对绿色的执着追求。
奎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进行燃气安全检查。
以慧心为针
织密安全防线
连日来,奎文区主干道上,搭载探地雷达的检测车缓缓行进,给道路进行“无创B超”。这项地下病害探测工程对全区16条主次干道进行深度扫描,精准定位地下空洞、疏松体等隐患,将道路塌陷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为市民脚下安全上了科技“保险”。
市政设施改造直指细微处。针对困扰居民的狭窄直角出入口,东风东街、福寿东街等20条道路周边正加速推进“八字型喇叭口”或“倒圆角”改造,已完成16处,行车豁然开朗,隐患有效消除。21处超期服役的老旧路灯变电箱更新提上日程,240余公里雨水管网、11000余个雨水井箅完成清掏疏浚,130余个问题井盖、箅子及时更换,全力守护城市运行安全。
奎文区供热设施改造。
聚焦民生冷暖与安全,奎文区将供热设施“冬病夏治”、燃气管线全覆盖巡查的智慧融入城市脉动。15座老旧换热站标准化改造与数字化升级同步推进,9座已焕然一新,3.5公里供热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完成招标;燃气安全属地定期查、企业上门查、业户自己查、部门执法查“四查合一”工作机制持续完善,完成管道燃气巡查检测1414公里,管网更新改造2.7公里。
市政设施的精心管护从未缺席。上半年,全区维修沥青路面5600平方米、人行道2700平方米、路牙石700余米,维修路灯780盏、变电箱62台……一项项落在实处的举措,夯实着城市安全运行的坚实根基。
“城市管理进社区”活动现场,居民与城管部门面对面沟通。
以共治为弦
谱奏文明新声
奎文门街这条曾饱受诟病的400米老街,如今秩序井然、干净整洁。破局始于“门前五包”示范街创建:区政府主要领导月月调度,街道科级干部担任“街长”,每条路建立城管、社区、物业、商户共治群。商户签订承诺书,从管理对象转为治理“合伙人”和“前哨”,随时上传设施破损、绿化缺失等问题,部门即时响应处置。示范效应持续扩散。目前,奎文区“门前五包”示范街已成功创建84条,商户履约率达98%以上。
每月如约而至的“城市管理进社区”“品质市政·幸福民生”等活动,成为市民与城管部门的温暖约定。自来水、燃气、供热等部门工作人员登门入户,今年已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300余个,推动群众诉求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
“共建花园”让社区治理开出芬芳之花。在东关街道院校街社区,一片疏于管护的绿地经居民、物业、企业、专家共商共建,蝶变为四季芳华园、玫香共馨园等主题花园。大虞街道德润·玫瑰园小区将居民养花热情引导为社区共建行动,乱堆乱放的花草经立体改造变身“共享花园”。
垃圾分类新风尚渐入人心。走进大有公馆小区,智能自助回收机“有偿回收”激发居民热情,“撤桶并点”后密闭分类箱更洁净卫生。从“要我分”到“我要分”,居民生活习惯悄然改变。
当推窗见绿成为日常,欢声笑语洒满街巷,科技智慧守护安全与秩序,这座城市的温度与品质,便在这点点滴滴的雕琢中自然流淌,汇聚成百姓心头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生动诠释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