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第三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正式落下帷幕,我市共有3个项目跻身大赛终评环节。其中我市报送的“老面馒头幸福食堂志愿服务项目”和“‘织’造快乐——城市社区困境老人关怀项目”荣获银奖,“云端的守护”珍稀鸟类保护志愿服务项目荣获铜奖。这一佳绩不仅展现了我市青年志愿服务团队的创新活力与实践能力,更实现了我市在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中首次获奖的历史性突破,为推动我市公益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老面馒头幸福食堂”志愿服务项目
“老面馒头幸福食堂”是由河口团区委指导,河口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河口街道河滨社区共同启动的公益创投项目。通过“志愿服务+公益创投”模式,旨在解决高龄、孤寡、独居老人的“吃饭难”问题,探索社区养老新路径。项目于2022年3月启动,依托社区幸福食堂现有场地,通过社会爱心资金完成厨房改造,并配备现代化厨具及适老化设施。在人员保障方面,构建“社区党组织+青年志愿者+党员骨干”联动网络,实行积分制管理。在质量保障上,建立了严格的监督机制,全流程把关食品安全。项目以纯手工、无添加的老面馒头为核心,推出多种衍生产品与荤素搭配大锅菜,线下覆盖周边小区,线上开通订餐渠道,引入“时间银行”机制。盈利采取“造血反哺”模式,用于食堂运营、反哺社区治理与激励志愿者,同步开展免费送餐、关爱新就业群体与户外工作者等公益服务,开设“爱心助农”展销区整合资源。经过3年实践,项目日均服务200余人次,上门送餐已覆盖90%以上行动不便老人,累计吸引2000余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成为可复制的青年志愿服务助力基层治理样本。
“织”造快乐——城市社区困境老人关怀项目
“织”造快乐——城市社区困境老人关怀项目是由东营职业学院团委联合胜利街道锦辉社区共同实施,聚焦解决社区老人情感缺失、经济困难老人生存压力及退休老人社会价值感弱化等痛点问题的公益创业项目。项目以“以针线传递温暖,用编织联结人心”为核心理念,创新融合非遗编织技艺与现代公益实践,构建“手工服务+情感关怀+文化传承”三位一体的志愿服务体系,形成青年学生与居民协同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模式。项目带动52名60岁以上老人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开发非遗钩织围巾、玩偶、“柿柿如意”家居饰品及中考季“一举夺魁”主题花束等文创产品,并将30%利润注入社区公益基金,反哺独居老人关怀等民生计划,实现经济赋能与社区反哺的闭环。
“云端的守护”珍稀鸟类保护志愿服务项目
“云端的守护”珍稀鸟类保护志愿服务项目由国网东营供电公司“善小·海蓬”志愿服务队发起,围绕迁徙过境的世界濒危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开展绝缘包覆、同塔移巢、栖息监测、科普宣教、巡护救助等活动,着力改善东方白鹳在输电铁塔上的栖息环境,降低触电风险,为推动黄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积极贡献。项目实施以来,东方白鹳在输电铁塔上的种群数量增长了2倍,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央视13《新闻调查》、央视10《创新进行时》等栏目先后进行了专题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
下一步,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将以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青年志愿服务大赛等大型赛会为载体,坚持项目化运作、品牌化推广、专业化培训,持续深化开展青春助力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志愿服务行动,加强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化、制度化、专业化建设,培育推广一批立得住、叫得响、可持续的青年志愿服务品牌,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在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中展现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