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科瑞油气装备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一台台油气装备正进行最后的精密调试,整装待发,即将启程奔赴科威特。作为东营石油装备产业的领军企业,科瑞油气自主研发制造的全球首台1200Nm3/h型35MPa烟道气捕集增注智能装备备受瞩目。这一创新装备不仅使实验井日产油量实现3倍跃升,其采用的低碳工艺更可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为稠油开发注入强劲的绿色动力。
高端石油装备已然成为东营一张熠熠生辉的产业名片。今年前5个月,东营市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石油装备金额高达8.3亿元,同比增长1.9倍;其中以对外承包工程方式出口1.1亿元,同比增幅达到3.7倍。而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东营海关的精准支持。
“从研发设备进口到智能装备出口,东营海关的‘一站式’服务让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科瑞油气苗凤梅经理感慨道。去年8月,科威特将科瑞油气列入“CAT-23:浅层油井/水井钻井、修井及相关服务”项目承包商名单。东营海关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主动上门,为企业详细讲解“对外承包出口”海关监管方式及申报要求,指导企业规范准确申报。在海关的大力支持下,今年科瑞油气顺利将装备出口至科威特,出口值达3.7亿元,带动企业今年以来石油装备出口额同比增长超10倍。
针对科瑞油气等行业龙头企业,东营海关专门建立了一本台账,东营海关综合业务二科科长张春峰介绍。“我们建立了对外承包工程项目项下企业出口台账,为每家企业量身定制享惠方案,致力于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比如指导企业利用减免税政策进口全球先进设备,开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塑保护自主品牌,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