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齐鲁记》,于6月30日起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开播,央视频全网首播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7月1日晚,节目第二集重点讲述龙山文化,潍坊青州苏埠屯墓地亮相。
据悉,龙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镇而得名,年代距今4500年-3900年,其代表性器物之一蛋壳黑陶高柄杯,被世界考古界赞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当晚,节目重点介绍了苏埠屯墓地是商代晚期的一处重要墓葬群。苏埠屯一号墓是迄今发现除安阳殷墟王陵区以外,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商代墓葬,其间有四条墓道,呈“亚”字形。墓中出土了两件非同寻常的青铜钺,其中一件刻有“亚醜”铭文,这也证明,苏埠屯为商王朝经略东方的重要据点。
潍坊市博物馆展出的龙山文化藏品
其实,潍坊亦有多处龙山文化遗存。如寿光边线王龙山文化城址,是当年全国所发现的4座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址之一;临朐西朱封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精美玉簪;潍坊姚官庄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陶鬶、蛋壳陶杯,以及寿光古城、纪台出土的铜鼎与纪侯钟,足证潍坊夏商时期所达文明高度。
挖掘龙山文化的过程,是一次与古文明对话的过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龙山文化的发现者是中国考古学家、安丘人吴金鼎(1901-1948)。他曾参加安阳殷墟、浚县辛村等遗址的发掘,并于1928年在章丘城子崖发现龙山文化遗存。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新石器文化研究,尤其在龙山文化发现和城子崖遗址发掘方面贡献突出,对中国史前陶器的研究和中国西南地区考古的开拓作出了重要贡献。
潍坊市博物馆展出的龙山文化藏品
7月2日,记者在潍坊市博物馆“潍坊简史”陈列展中看到,这里系统展示了潍坊古代文化发展序列。其中,不少龙山文化代表性藏品吸引了游客的目光,这也为更多人了解龙山文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悉,《寻古中国·齐鲁记》充分利用山东临沂跋山遗址、泰安大汶口遗址、淄博临淄齐故城、曲阜鲁国故城、青岛琅琊台遗址等发现与研究新成果,结合历史文献,系统梳理齐鲁大地上的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以及与中原等区域的文化交流融合,并深入揭示周朝齐国如何实现富国强兵,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鲁国何以赢得“周礼尽在鲁矣”的赞叹,立体呈现齐鲁大地对中华文明的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