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
今年以来,潍坊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坚定扛牢改革政治责任,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坚持把改革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迭代升级改革谋划、推进落实、成果推广等系列机制,有力推动各领域改革纵深挺进,改革活力源源不断迸发,为加快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注入澎湃动能,全市高质量发展步伐迈得更加坚实、更有底气。
“一十百”工程
谋定全年改革“路线图”
全面深化改革已到深水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集中资源啃“硬骨头”,扭住重点改革事项,以纲带目、以点带面,方能凝聚起改革合力。
着眼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市委深改委在全市部署开展“集成改革提升年”一个专项行动、纵深推进省十大重点改革、百名干部破百题“一十百”改革攻坚工程。实施“集成改革提升年”一个专项行动,聚焦六大领域,系统谋划推出116项涉及面广、关联度大的重点任务,绘制起“改革作战图”;全面落实省十大重点改革任务,坚持“四套班子”齐上阵,每项任务均由市级领导领衔,构建“市级统筹、部门协同、县区联动”闭环推进机制;创新开展“百名干部破百题”改革攻坚行动,推出一批突破型、引领型改革,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重点任务引领“两个作用”,全面促改革落实。
工作中,对国资国企、财政金融、要素市场化改革等重点难点事项,从市级领导同志做起,组织市直部门、县市区及其部门和镇街领导干部分别牵头,一线攻坚、靶向破题。将117个牵引性强、改革难度大的攻坚项目纳入市级重点项目库,引导激励各级各部门对准难题,发起冲锋,有效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潍坊大地已然铺开一幅“上下同欲者胜”的改革长卷。
重点领域破冰攻坚
激活高质量发展“满盘棋”
改革之刃向何处劈?哪里有瓶颈制约,改革“靶点”就定在哪里。
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关键环节、关键领域,着力推进产业改革、农业农村改革、提振消费、扩大开放等领域重点改革项目,集中力量抓好一批支柱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深入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聚焦“9+3+N”重点产业链,深化“链长制”改革,持续推进“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引导企业“数转智改网联”,加快“上云用数赋智”,推动规上企业数转智改全覆盖。1至5月,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速16.6%、高于全省8.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21.6%、高于全省5.1个百分点,这正是产业能级跃升的最好注脚。迭代升级企业服务,创新成立企业家联合会,搭起政企“连心桥”,“我为企业找订单”“我帮企业组主场”活动如及时雨,80余场活动实现订单金额245.75亿元,让企业发展底气十足。
深入拓展创新“三个模式”,加快乡村振兴融合化发展,高水平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把乡村振兴片区作为引领带动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优秀人才向片区集聚、优先政策向片区倾斜、优质项目在片区落地”,高标准打造的154个乡村振兴片区,实现了硬化道路“户户通”、自来水“村村通”,“两公里·半小时”服务圈全覆盖;持续深化农业科技集成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育繁推贯通发展、数智技持续赋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6%、高于全国7.6个百分点,为潍坊这片沃土增添新的生长密码。5月6日,全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议在潍坊召开。
消费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潍坊把消费牢牢抓在手上,创新推出“政策+活动”双轮驱动机制,不断丰富消费业态,构建市县联动“全域一盘棋”促消费格局,相继打出“文旅牌”“节会经济牌”,200多场促消费活动拉动超42亿元消费,凤溪地万物集夜市更成为山东夜经济的“网红打卡地”,城市烟火气里蕴含着改革的温度。
以改革破题提升开放能级,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着眼推动企业“抱团出海”,潍坊率先筹建企业走出去联合会,围绕产业链构建起一个个“企业方阵”,抢订单、寻商机,以大带小、链式出海新局面逐步形成。深入开展“千企百展”境外市场开拓行动,实施“跨境电商+产业带”培育工程,将潍坊优势产业与跨境电商深度融合,推动更多“潍企潍品出海”。1至5月,全市进出口总值达1539.4亿元、增长5.1%。这份逆势上扬的“硬核答卷”,不仅是潍坊外贸穿越市场风浪、彰显强劲韧性的生动注脚,更见证着潍坊在守正创新和开放共赢里的双向奔赴。
民生“微改革”
小切口里藏着大幸福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潍坊始终把民生至上作为改革创新的内在逻辑,将“微改革”作为一项制度性安排,聚焦解决群众身边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围绕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领域,压茬推出一系列可感可及的“小切口”改革举措,让改革红利可感受、能触摸、有温度。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4:1,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聚焦医保基金管理问题,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启用医保内控信息系统,自主设计内控规则谱,让医保权责有规矩、经办服务有标尺,守好群众“看病钱”“救命钱”;聚焦科技赋能农业发展,安丘市创新建立8处科技小院,引进50余位省级以上专家人才,打造地头田间的科研“实验室”,实现先进的农业技术指导“家门口触手可及”;聚焦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奎文区探索社区社会企业培育模式,用市场化手段盘活运营社区资源,所得收益反哺社区发展,已培育社区社会企业17家、运营项目37个,实现收益70余万元,有效提升社区服务效能与“自我造血”能力……这些“小而实”的改革项目,逐渐形成了以“微改革”促进“大突破”、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的生动局面,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加力优环境
营造企业发展好生态
在经济发展的赛道上,营商环境是关键竞争力。
今年以来,潍坊坚持用改革办法顶格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创新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副书记、市人大政协负责同志和公检法“三长”等市级领导同志牵头抓总的工作机制,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水平持续提升。营商环境考核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等次,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居全国地级市第7位,云踏勘模式、智慧云图、静默认证等一批改革经验在国家和省级层面推广。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让企业家唱主角、站C位,充分彰显对企业家群体的尊重与重视,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推深做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7000名服务企业专员联系包靠1.4万家重点企业,解决问题诉求1.26万件,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1.2万个事项实现“免证办”,94类企业高频证照证明“在线开”,21个高频审批事项“智慧办”,“外贸‘一站式’服务模式”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最佳案例;高水平建设“无证明城市”,让“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成为现实,政务服务全链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广大在潍企业如鱼得水、如沐春风。
法治赋能更添保障。深入推进柔性执法,明确不罚轻罚事项581项,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显温度;全省首创法治赋能产业链工程,探索开展“重点产业链+法律服务”工作试点,创新建立“涉企检查+服务”一体化工作体系,省内率先建成行政执法监督综合应用管理平台,实现对行政执法全方位、全流程监督,帮助企业“轻装上阵”。
提振“精气神”
锻强干部队伍战斗力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
潍坊坚持党建引领,建强干部队伍,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健全完善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闭环工作机制、重点工作推进机制等8项重点机制,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把方向、谋大局、作决策、抓落实的能力水平。
注重激活用好党员干部、企业家、在外潍坊人“三支队伍”,持续完善干部激励机制,连续三年选树三批30名“敢为先锋”和7个“敢为先锋集体”,创新开展“赢在中层”行动,在全市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大力弘扬“崇文尚德、惟实励新、开放包容、自信图强”的城市精神,公开选树“40年·40人”杰出人物、“感动潍坊”人物和在外杰出企业家、杰出青年、知名女性、文艺名家、侨界杰出人士,深度链接百万“在外潍坊人”力量,凝聚起全社会的强大正能量。
多维发力推动基层组织力提升,纵深推进“头雁领航”工程,依托6535名村支书、592名城市社区书记的全省最大队伍规模,发挥经验丰富老支书、敢打善拼“兵支书”、善于创新青年支书、返乡创业支书“四类先锋”作用,评选4批200名“兴村治社好书记”,充分激活“雁阵效应”。深化“党建统领、四社共建”模式,首创党建引领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五大工程”,推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20条”,基层党组织成为引领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坚强战斗堡垒。
站在改革新起点,潍坊将始终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目标,以“一十百”改革攻坚工程为抓手,持续突破体制机制障碍,让改革活力充分涌流、发展动能持续释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潍坊篇章注入更强改革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