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鲁明公司二季度全员隐患报告评比结果近日揭晓,20项事故隐患报告获奖。
其中,济北采油管理区曲104站副站长刘刚提报的“双驴头抽油机隐患”被评为一等奖。由于更换的新机型电机、刹车系统前移,造成抽油机后端产生较大空位,原来的曲柄防护罩不能全覆盖,存在人员误进入旋转区域的风险。针对这个隐患,他们及时制定措施,尽快整改到位,保障了生产和员工人身安全,赢得评审成员一致好评。
“开展这个隐患报告评比目的是增强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及时发现安全工作的隐患短板,自己给自己‘吹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公司安全总监王庆田表示。
今年2月份,鲁明公司总结多年开展隐患排查的经验,在2024年优秀安全诊断评比活动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形成新版《鲁明公司2025年全员隐患排查实施办法(试行)》(简称《办法》),推动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与隐患自查自报自纠制度有效融合、一体推进,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积极性,让每名员工重视身边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办法》在原有基础上实现系统性升级,形成“明确、规范、激励”的核心原则。相对于以往,不仅报告内容梳理条目化、报送途径更明确,更是突破性地设立50万元年度专项绩效奖励预算,由公司安委会统筹构建三级隐患排查报告体系,指导各管理区依据生产特性,结合班站架构与绩效发放分别制定差异化实施细则。
《办法》旨在通过标准化流程设计与动态监督机制,实现奖励评定全程留痕、结果公开,彻底解决旧版标准模糊、兑现滞后等问题,构建起权责清晰、响应高效、激励有力的隐患排查报告机制。
以“人、机、环、管”的隐患排查为核心,合理设置“基层班站”“基层单位”“公司”三个级别的分级排查上报和评选流程,分“生产设备”“作业活动”“合理化建议”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要求每级审核人对本级推荐隐患的真实性负责。
基层班站层面注重日常隐患的排查,员工每天发现隐患随时上报,形成隐患排查台账,讨论评比后报送至管理区。
管理区层面QHSE管理岗工作人员对员工安全诊断收集归档、筛选分类,按照及时性、隐患严重等级以及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三个方面评选出优秀隐患报告。同步做好跟踪管理,并严格落实整改,及时销项。
针对报送的公司级隐患,各业务部门初步筛选,排除不符合标准的报告条目,评出入围的隐患报告条目,召开评审会,由安委会成员部门打分,评出一、二、三等奖。
安全(QHSE)管理部副经理崔岩介绍说,每季度针对公司级隐患报告及时公示,并组织举一反三再排查,做到排查、整改、销项,形成全流程闭环。同时,根据公司级风险隐患排查情况,安委会在季度风险管控考核评价中对相关单位予以加分。
“发现隐患及时报送并整改,就能减少各类事故发生,发现不了隐患才是最大的隐患。”商河采油管理区商13站站长周卫星在公司一次安全会议上分享经验。
周卫星坦言,活动刚开始时,员工们都担心报的隐患多会被领导以为日常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多,不敢查不敢报,但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引导,再加上真金白银的奖励,员工们思想有了明显转变。目前,这个站每个月收集员工报送隐患达近百条。
隐患上报要配套相关标准和整改方案,提升全员安全能力素质的同时,更为隐患排查提供依据。近日,临邑采油管理区夏32注采站副站长杜峰在日常巡检中发现夏32-708井站多功能罐安全阀泄放管底部排泄孔被脏物堵塞。发现隐患后,他积极查资料找标准,匹配到相关标准条文,给出三种解决方案,最终确定了其中一个方案。
目前,公司员工参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隐患排查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据了解,今年以来,班站层面累计报送查找涵盖设备设施故障、作业环境安全隐患、承包商违章作业等多个方面的隐患3419项、管理区层面报送140项、公司层面32项,累计奖励25万元。(通讯员:王淑梅、谭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