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老科协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和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论述,更好发挥老专家名师“传帮带”作用,助力工匠人才培养,在推动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和“一个万亿、五个倍增”更好发光发热,6月11日上午,济宁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老专家带徒、青春拜师、技术传承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师带徒”工作座谈会举行。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市老科协会长张继民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总工会副主席蒋卫东、市老科协常务副会长袁亚利出席会议,常务副会长刘绪平宣布了市老科协《关于在全市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开展“老专家带徒、青春拜师、技术传承”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的工作方案》,部分老专家代表和优秀年轻专业技术人才代表提出意见建议,副会长王珏主持会议活动。

座谈会期间,举行了老专家名师与年轻专业技术人才“师带徒”协议书签约仪式。郑兆宗等10名资深专家与朱旭旭等10名年轻技术人才签订了技术传承协议书,结成“师带徒”对子。老专家名师代表郑兆宗作表态发言,承诺要倾囊相授,当好“引路人”,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态度,毫无保留地分享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实践心得和行业洞见;以身作则,树好“风向标”,以严谨的工作作风、专注的职业态度和持续学习的热情,为徒弟树立榜样; 因材施教,架好“成长梯”,根据徒弟的性格、特长和成长节奏不同,耐心观察、量身定制培养计划;亦师亦友,做好“知心人”,我们工作中是严师,会直言不足、督促改进,我们生活中做益友,倾听困惑、分享经验。希望未来我们不仅是师徒,更能成为并肩作战的伙伴。王南南代表徒弟发言,表示感谢老科协和专家名师为我们青年专业技术工作者搭建了特殊的学习成长进步之路,我们一定要虚心请教,放下浮躁,从零开始,认真聆听导师的指导,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工作方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要勤于实践,把理论转化为行动,积极参与项目任务,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遇到问题及时向老专家求教,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要主动思考,不机械模仿,而是多问“为什么”,努力理解工作背后的逻辑,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要懂得感恩,珍惜导师的每一次指导,尊重老专家的劳动成果,及时总结反馈,以实际进步回报组织和导师的付出,为济宁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继民会长总结讲话说,首先代表市老科协和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向20位资深专家和年轻技术人才表示祝福祝贺!他指出,市老科协在市科协、市总工会、市人社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老专家带徒、青春拜师、技术传承工匠人才培育工程,搭建一座助力年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通向新高度、夺取新的更大科研和技术技能胜利的桥梁,目的就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老科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老专家名师作用,让更多的老科技工作者直接参加到我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来,加快实务性科研人才、技能人才培养,更直接更大力度地助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和“一个万亿、五个倍增”目标任务,推动产业升级、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老专家名师有着特殊的专业技术技能优势、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一对一”传帮带,能使年轻优秀的科研技术骨干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少摔跤,学习和工作能够事半功倍。

张继民会长总结强调,一是,我们要充分认识老科技工作者是国家发展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老专家名师“师带徒”有着特殊作用。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推进“工匠人才培育工程”、造就大批科研人才、高技能人才,是全市老科协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助力实现“一个万亿、五个倍增”目标任务的具体行动。要高度重视,多搭平台、多给资源,共同把这一人才梯队建设的“基石”夯实办好。二是,老专家导师要坚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精心“传道、授业、解惑”。以“甘当铺路石,当好老黄牛”的老科技工作者胸襟情怀,甘为人梯,将自身积累的专业技能、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使年轻才俊更好地成长进步,担当大任。要关注徒弟的思想动态和职业发展,在政治上多关心、生活多关怀、业务技术上多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树牢科学家精神和工匠攻坚克难的韧劲、闯劲和干劲,激发他们思考创新,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灯塔”。同时,老专家导师也要善于接纳年轻人的先进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三是,年轻专业技术人才要甘当“好学生”,“谦虚、勤学、善思、笃行”,做新时代“大国工匠”践行者。要珍惜老专家导师“一帮一”传道授业的难得机会,坚持“尊师重道”敬畏之心之情,放下浮躁、扑下身子,以“空杯”心态向老专家导师师傅请教。要主动学,既要学习师傅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更要传承他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和匠心态度。要敢学善问,多请教、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在工作中不断总结进步,将师傅的“真经”转化为自己的“硬本领”。要敢于超越,在传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在本职岗位上扛起责任,努力成为本企业本专业的年轻专家工匠。四是,各级要大力关心支持老专家名师与年轻技术人才“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环境和基础条件。全市老科协组织和老科技工作者要“甘当铺路石”。请市科协、总工会、人才、人社、科技等部门对年轻优秀人才“拜师学艺”和老专家“无私奉献”给与更多的关注关心支持,市、县老科协要多汇报沟通,共同为年轻专业技术人才向“大国工匠”的目标成长进步、奉献青春才华铺就金光大道。希望师徒之间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在互学互鉴中共同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努力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市老科协副会长孙方一、程守栋,市老科协常务理事、工业和信息化专委会主任张宪,市老科协常务理事、秘书长卢兴强,各县市区、高校老科协分管副会长、秘书长;市老科协“双百双千”助企攀登企业、科创基地企业、团体会员单位代表;老专家导师师傅、年轻科技人才徒弟代表;市老科协各专委会主任、秘书长及机关全体人员参加了座谈会和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