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深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冠县育才双语学校小学部于近日开展了时光有韵探节气——夏之节气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立夏
万物生长 学科融合显创意
三年级学生通过语文课了解立夏的习俗与气候特点,并制作了精美的节气海报;数学课上,他们利用平面图形设计“农田守护神”,展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美术课则通过绘制“立夏蛋”,让学生用画笔记录自然之美;劳动课上,学生们动手制作立夏传统美食野火饭、乌米饭等,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小满
诗意与科学并行
二年级学生以“小满”为主题创作诗歌散文,用文字抒发对节气的感悟;数学课用麦穗、麦粒等农作物拼出几何图形,将数学与自然巧妙结合;科学课通过观察天气变化,记录气温数据,探索节气与气候的关系;美术课的小满主题水墨画和劳动课的“小满插秧”活动,更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
芒种
民俗与科学的碰撞
五年级A部学生通过语文课收集芒种习俗故事,撰写散文、诗歌;数学课模拟统计农作物产量,绘制统计图并提出增产建议;英语课设计芒种主题英文海报,传播传统文化;科学课的“会跳舞的米”实验和美术课的芒种主题绘画,激发了学生的探究与创作热情。此外,亲子活动香包制作,更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夏至
自然与艺术的交响
五年级B部学生通过海报介绍夏至的习俗与特点;美术课以夏至自然景观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共煮一味清甜”活动为家人带去饱含爱意的清凉解暑绿豆汤;科学课利用环保材料制作清凉之扇,锻炼动手能力;数学课则通过绘制美食应用题手抄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小暑
清凉一夏 学科联动展风采
四年级A部学生通过手抄报的形式,探索小暑的由来、传统习俗、谚语和古诗,感受节气文化的深厚底蕴;数学课结合“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民间谚语,制作趣味题集手抄报,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英语课则通过制作英文书签,用双语传播节气文化;科学课上,学生们化身“小小科学家”,用视频解释小暑时节气温攀升的科学原理;美术课以“消暑”为主题,制作个性小扇子,为炎炎夏日增添一抹清凉;实践活动更是精彩纷呈,学生们通过拍照记录吃新米、晒书画、喝酸梅汤等传统习俗,体验小暑的独特魅力。
大暑
热浪中的文化探索
四年级B部学生以“大暑节气文化”为主题,结合民俗谚语与生活体验,用散文描绘大暑的自然景观与生活场景;数学课通过收集近五年大暑气温数据,绘制统计图并分析趋势,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英语课制作英文手抄报,介绍大暑的时间、气候特点及习俗,提升跨文化表达能力;美术课让学生创作大暑主题插画,展现田间劳作或纳凉场景;实践活动则鼓励学生自制消暑饮品,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饮食文化的智慧。
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节气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更在多学科融合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今后,我校将继续以二十四节气为载体,创新传统文化教育形式,为学生成长注入更多文化底蕴与实践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