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外国友人参观2025山东国际友城成就展。
在2025山东国际友城成就展现场,一幅跨越46年的合作长卷徐徐展开——从1979年缔结第一对国际友城至今,山东已构建起一张覆盖五大洲、贯通产业链、联结民心的国际交往网络。这场以“携手同行,合作发展”为主题的展览,记录着齐鲁大地与世界相拥的开放足迹。
山东将国际友城作为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支点,46年来,通过友城渠道累计促成合作项目万余个,带动投资超万亿元。从青岛港与约旦亚喀巴港的港口联动,到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州与山东的多产业合作;从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落户青岛,到与柬埔寨柴桢省共建齐鲁(柬埔寨)经济特区,友城合作已形成互补共享的良性循环。“参观完展览后,我从过去的成就中看到了未来发展合作的广阔前景。”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副州长哈姆拉耶夫·奥伊别克·内马托维奇说,友城合作真正成为两地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展览中,一幅在曲阜举办的尼山中希古典文明对话活动的照片,见证着山东推动文明对话的非凡努力。2024年以来,山东以国际友城为支点,举办了韩国庆尚南道“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文化旅游教育推介会等近10场双、多边文旅交流活动,打造了“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济南国际双年展”等品牌活动。今年一季度,在山东接待的外国游客中,来自友城国家的游客占比达到77.3%。
在46年的国际友城合作长卷中,教育合作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智慧长河,跨越地理界限。2019年,俄罗斯顿河国立技术大学与山东交通学院共建的顿河学院揭牌;2018年3月,汤加王国教育部与聊城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开始开展汉语教学,未来还将建立汤加孔子学院。汤加外交大臣兼国防大臣图普托阿王储表示:“我们对山东省政府在过去几年中向汤加王国政府提供的所有支持和援助表示衷心感谢和衷心赞赏,也非常感谢山东省政府对我们卫生部和教育部的支持和帮助。”从跨国实验室的尖端探索到孔子学院的琅琅书声,山东以教育为媒,架起民心相通的桥梁,为全球人文科技交流注入澎湃动力。
从黄海之滨到湄公河畔,从泰山极顶到非洲之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山东将寻求更多的合作领域,建立更大的国际“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