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藏粮有方,“齐鲁粮仓”更满更优

0
分享至

风吹麦浪,满地金黄。5月底6月初,小麦自西向东、由南向北陆续成熟,今年第一季的粮食即将归仓。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山东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考察时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

何以“更高水平”?

从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集成攻关提单产,到推动粮食产后节粮减损、高效加工利用,再到向设施农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等要多样食物,山东以更高科技赋能、走更高效益路子、向更高层次跃升,让“齐鲁粮仓”更满更优。

在位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智慧化显示大屏上,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一目了然,还能实时看到土壤含水量、含氧量等信息。“以前农民种地靠经验,现在靠数据。”济南城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蕾说,如果哪个地块缺水了,系统就会发出预警,只需一键下达灌溉指令,大田里的灌溉设备就能立即开启作业。

“一块屏”里的数据从何而来?杨蕾揭秘:“整个示范区‘植入’了500多台(套)监测设备,既有在地面上的,也有埋在地下的,还有‘穿戴’在作物上的,可以实时监测空气、土壤里的各项指标,共同汇集到‘智慧大脑’中,为科学、精准管理作物提供依据。”

生产方式之变,带来粮食产量之增。示范区去年粮食单产提升15%,化肥、农药等农资消耗降低30%,种粮农民每亩可增收300元。

在山东,越来越多的农田与科技“双向奔赴”,种粮农民和科研团队“相互成就”,千里沃野展现出由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崭新气象。

5月10日,在济南市山东国际会展中心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现场,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盛达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们在观看一款纯电、智能、无人驾驶拖拉机。

良田播良种。全国推广面积前10位的小麦品种中,山东占4个,“济麦22”已有12年推广面积全国第一;“登海”玉米品种曾连续7次创造全国、2次创造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齐黄34”大豆品种推广面积全国第二,山东大豆供种量占黄淮海区域的75%以上……各科研院所和育种企业培育的众多优良品种,对全省乃至全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良种配良法。小麦宽幅精播技术,通过扩大行距和播幅、均匀播种,从而保障小麦个体的健壮发育,平均每亩增产30公斤以上;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通过将种植密度从每亩4300株提高到5500株左右,配套水肥一体化等,平均每亩增产100公斤以上……一项项关键增产技术,成为粮食丰收的重要“法宝”。

5月24日,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陵坡村的金色麦田。时下,小麦陆续进入收获期,遍地金黄,麦浪滚滚。

良法用良机。无人驾驶拖拉机、气吸式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结合实际生产所需,“山东造”农机正向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加速奔跑,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1.7%。

综合施策下,“齐鲁粮仓”愈发丰盈。2024年,山东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亿斤,连续4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保障粮食安全,在种植生产环节需要做“加法”,不断提高粮食产量;而在产后收储环节则需要做“减法”,减少粮食损失。从某种意义上讲,节粮减损就相当于粮食增产,是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一块“无形粮田”。

早些年,农户储粮因设施简陋、技术落后,受虫害、鼠害、霉变等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粮食损失。

减损,就要有“过硬”的储粮设备。今年以来,位于淄博市的山东长江粮油仓储机械有限公司接到了不少订单,企业整合研发力量研制出的智慧小麦干燥储粮仓广受市场欢迎。与传统粮仓相比,该储粮仓无需晾晒和机械烘干即可在短时间内降低粮食含水量,避免因晾晒造成的籽粒二次污染和碎粒,且防潮、防虫、防鼠效果好,还能通过智能化数字显示屏随时监测仓内粮食的温湿度,保证粮食颜色、品质不变。

为确保粮食储得好,山东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新建设一批高标准粮仓,同时对原有粮仓进行升级改造。“据测算,通过实施这一行动,全省地方储备粮储存综合损耗率降至0.38%,低于国家规定的损耗率标准。”省粮食和储备局副局长孟军说。济南、临沂、日照等市还探索应用智能扦检一体化系统,应用高效环保入库设备,自动完成送粮车辆扦样、检验工作,不仅效率提升1倍,而且减少粮食撒漏。

沿着产业链继续往后端看,只要链条足够长,吃干榨净每粒粮;只要产品足够细,糟糠麸皮都有戏。德州发达集团研发“六皮九心三渣两尾”制粉工艺,出粉率从77%增至79%,按年加工小麦270万吨计算,可提高面粉产量5万余吨;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利用小麦麸皮等加工副产物生产膳食纤维、蛋白肽等,过去的生产废料变成了高档产品,一粒小麦能被加工成600多种产品……

山东努力让每一粒粮食高效利用、“物尽其用”。数据显示,全省粮食加工转化利用率达98%以上。

“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

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

向设施栽培要果蔬,山东很多地方大棚成“海”,去年蔬菜产量突破9600万吨;向规模养殖要肉蛋奶,畜禽养殖向集约化、工厂化、智能化跃升,全省去年肉蛋奶产量1600多万吨,连续33年居全国首位;向海洋牧场要水产品,耕牧深远海,水产品产量去年超过950万吨……山东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争做保障多元食物供给的“全能型选手”。

在青岛田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蛋鸡养殖基地,层叠式蛋鸡笼养设备足足有12层,相当于四层楼高。“楼房”内部,行车喂料系统、清粪系统、集蛋系统、饮水系统、配电系统等组成一个庞大有序的饲喂系统,实现蛋鸡养殖自动喂料、自动供水、自动清粪、自动喷雾、自动集蛋等自动化运行。利用这套模式养殖蛋鸡,每平方米饲养数量增长3倍以上,土地利用率提高60%以上。

山东把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作为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主渠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主方向、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主阵地。2024年,全省设施农业总产值达5300多亿元,全省60%的蔬菜、80%以上的畜产品和水产品、95%的食用菌均来自设施农业。

莱州市金城镇海域大型生态围栏“蓝钻一号”,工人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斑石鲷幼鱼等海水鱼深远海大水面立体智慧养殖。

在辽阔的海洋,“蓝色粮仓”正加快建设。在距离莱州湾海岸10公里的远海开放海域中,我国首座深远海大型管桩养殖围栏“蓝钻1号”静静矗立在海面。这一大型围栏由嵌入海底的172根钢制管桩组成,形成养殖水体约16万立方米,能抗12级以上风浪,且集成多项自动化、智能化管控技术,平时只需3个人就可以承担养殖管理及海上看护等工作,年可产优质斑石鲷、黄条𫚕等优质商品鱼300吨以上。

从陆地到海洋,从种植到养殖,山东农产品既保数量,也保多样、保质量,“齐鲁粮仓”的空间边界不断拓展,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禹城市辛店镇大李村成片小麦蹿得整齐,颗粒饱满。

村民孙洪旗拿起手机,点开应用程序,水肥一体化阀门开启,水如细雨般滋滋喷出,精准滴灌小麦根部。他俯身拨开小麦,抓起一把泥土,用力一捏,成团后又迅速散开。“墒情没问题。”孙洪旗说,“以前种地靠锄头,现在靠手机。”

今年51岁的孙洪旗,从2016年起先后流转了5000亩地,是名副其实的种粮大户。“跟黄土地打交道30多年,今年最清闲。”孙洪旗说,以前浇1000亩地需要7—9人同时进行,浇一遍需要10多天,人工每人每天的工费约为60元,现在120元招人都难。“麦苗灌浆关键期,浇不上地,心里那叫一个急啊。”

转机来得巧。2022年冬,德州市“吨半粮”产能创建工程,配套安装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精准滴灌,浇水施肥更加便捷。

心里犯嘀咕的老孙,参与禹城市实施粮油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拿出100亩地作为试验田,初步尝试水肥一体化技术——相关部门免费铺管道,水龙头一打开,水肥就能流入大田。尝到甜头的孙洪旗,后来又自费铺了400亩地。去年,老孙还购买了加装北斗导航终端的拖拉机,铺管道正好派上用场,提升了作业效率和质量。

今年,剩下的4500亩地都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滴灌项目。下这么大成本值吗?老孙给算了几笔账。

节约账。过去由机器撒固体肥,每年春天施一次,一亩地需要120斤肥料。而改造后的水肥一体化大田里用的是液体肥,随水浇肥,分两到三次施肥,不易挥发流失。数字化管理能够精确计算肥料的使用量,一亩地节省30斤到50斤肥料,节省肥成本60元左右。

增收账。不用人工浇水,田垄就没了用处,去垄增田,100亩地能增加8亩—10亩耕地,每亩1000斤小麦算,能增收9600元。综合成本算,全年1000亩地增收20万—30万元。

得实惠的老孙,今年麦收后要再流转1000亩地,承接德州和禹城农业项目,配套安装水肥一体化设备,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老百姓不仅要会种田还要‘慧种田’。”孙洪旗计划给5000亩地,安装上智能遥感器,从手机上就能看到土壤温度、湿度、肥力等。“有了‘千里眼’、‘顺风耳’,种田更省时省力。”望着即将丰收的小麦,孙洪旗对以后农业发展信心挺足。

山东扛牢农业大省、粮食大省责任,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1+4”农业生产体系,主攻粮食单产提升,深挖设施农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盐碱地综合利用“四个潜力”,打造更为稳健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2024年山东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亿斤,连续4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实施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打造“六大引领区”。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集成攻关、融合共促,充分挖掘地种肥药各要素、耕种管收各环节增产潜力,促进试验田、示范田产量向大田产量转化。重点打造“德聊吨半粮”“汶阳田”“鲁西南”“黄三角”“临郯苍”“胶莱河”六大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引领区,以片区辐射带动山东粮食增产提质示范工程建设。

优化耕地资源合理配置,落实“藏粮于地”。坚持良田粮用,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和改良盐碱地,分区分类开展治理改良,持续提升耕地质量,夯实粮食产能提升基础。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藏粮于技”。推进小麦、玉米、大豆等生物育种关键技术攻关,实现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8%以上。提升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1.7%。分区域、分品种集成推广单产提升技术,组织“万人下乡·稳粮保供”行动,1.8万名农技人员开展常态化指导,确保稳产增产关键技术措施落地见效。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山东应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实现粮食增产提质,加快建设“齐鲁粮仓”升级版。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个中校2个中队长,巴铁公开击落印军名单,除了歼10还有枭龙战果

4个中校2个中队长,巴铁公开击落印军名单,除了歼10还有枭龙战果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5-05-29 19:02:12
石应康自杀阚全程被抓,两个标志性人物落幕,预示着一个时代结束

石应康自杀阚全程被抓,两个标志性人物落幕,预示着一个时代结束

医院院长
2025-05-29 12:59:40
86票赞成,美国得州通过新法案,不许中国等外国人在美买房买地

86票赞成,美国得州通过新法案,不许中国等外国人在美买房买地

南权先生
2025-05-29 13:47:51
成龙新片将惨败,成本7.2亿,票房不到8万,巨星为何陨落

成龙新片将惨败,成本7.2亿,票房不到8万,巨星为何陨落

影视高原说
2025-05-29 08:37:11
知名主持人朱迅在甘孜折多山救治高反游客,当地文旅局工作人员:她给女游客吸氧还帮忙按摩穴位

知名主持人朱迅在甘孜折多山救治高反游客,当地文旅局工作人员:她给女游客吸氧还帮忙按摩穴位

极目新闻
2025-05-29 16:52:59
求职难!特里:几次面试都说我没经验,但我当了22年切尔西队长

求职难!特里:几次面试都说我没经验,但我当了22年切尔西队长

直播吧
2025-05-29 14:24:11
宾利车一美女衣着暴露做不雅之事,现场视频流出,一画面信息量大

宾利车一美女衣着暴露做不雅之事,现场视频流出,一画面信息量大

博士观察
2025-05-29 17:54:14
唇语专家破译法国总统马克龙被妻子打脸后对话:布丽吉特怒骂“滚开,你个废物”

唇语专家破译法国总统马克龙被妻子打脸后对话:布丽吉特怒骂“滚开,你个废物”

爱意随风起呀
2025-05-29 00:50:32
苹果官网出售 iPhone 原装电池,但价格有点夸张

苹果官网出售 iPhone 原装电池,但价格有点夸张

XCiOS俱乐部
2025-05-29 14:09:35
杨颖被经纪人当街训骂照曝光!自费租房面试找工作,吃地摊无人识

杨颖被经纪人当街训骂照曝光!自费租房面试找工作,吃地摊无人识

史书无明
2025-05-28 21:51:52
广东省政协机关原一级巡视员张广宁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广东省政协机关原一级巡视员张广宁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环球网资讯
2025-05-29 17:10:15
脑梗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劝告:天热宁可打麻将,也别做4件事

脑梗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劝告:天热宁可打麻将,也别做4件事

华庭讲美食
2025-05-29 08:52:24
浙江一地惊现“双头蛇”!村民吓懵:还会倒着爬

浙江一地惊现“双头蛇”!村民吓懵:还会倒着爬

潇湘晨报
2025-05-29 12:55:51
A股,为何今天突然大涨,有什么利好?

A股,为何今天突然大涨,有什么利好?

萌生财经
2025-05-29 11:36:02
国产大飞机C919停飞真相:没有反转,现实比想象的更加残酷

国产大飞机C919停飞真相:没有反转,现实比想象的更加残酷

林子说事
2025-05-29 09:34:52
俄媒警告:如果德国援乌武器打击莫斯科,俄“唯一选择将是打击柏林”

俄媒警告:如果德国援乌武器打击莫斯科,俄“唯一选择将是打击柏林”

红星新闻
2025-05-29 12:08:16
上市即巅峰,连续43个跌停,从106跌到0.06,里面散户全线被套!

上市即巅峰,连续43个跌停,从106跌到0.06,里面散户全线被套!

财经市界
2025-05-29 08:54:16
突发!确认坠机

突发!确认坠机

浙江之声
2025-05-29 15:10:37
西媒:利雅得胜利今天宣布C罗离队,他确定去有世俱杯踢的球队

西媒:利雅得胜利今天宣布C罗离队,他确定去有世俱杯踢的球队

雷速体育
2025-05-29 09:32:11
邵新宇辞去湖北省副省长职务

邵新宇辞去湖北省副省长职务

澎湃新闻
2025-05-29 18:22:18
2025-05-29 20:12:49

头条要闻

哪吒汽车上海总部LOGO被连夜拆除:工人还用刮刀清理

头条要闻

哪吒汽车上海总部LOGO被连夜拆除:工人还用刮刀清理

财经要闻

若对等关税叫停,特朗普还能怎么加关税

体育要闻

纳达尔,法网,漫长告别

娱乐要闻

辛柏青沉默8天后,这些事还是发生了

科技要闻

英伟达财报炸裂 黄仁勋却叹退出中国太可惜

汽车要闻

搭载Thor芯片 领克900城市NOA挑战重庆

态度原创

房产
本地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清盘倒计时!这个天河芯红盘,赢的不止多一点!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来仰天湖大草原,一起策马奔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以军承认使用激光武器拦截无人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