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黄河与渤海在此相拥,千年奔腾,孕育出新时代的蓬勃气象。这里是东营区黄河三角洲的明珠,是宜居宜业的活力幸福新油城。
这里是工业的脉搏,油井林立、钻机轰鸣,黑金热土上涌动创新激情;这里是自然的馈赠,湿地潋滟、芦花飞雪,鸥鸟翔集处书写生态诗行;这里是烟火人间的温情注脚,老街的晨光与新城的霓虹,共同勾勒出幸福的模样。
近期,东营区政务微信公众号持续推出“东营区很特别”主题系列图文报道。今天推出第六篇:《东营区这项工作,很出彩!》。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片活力与创新的沃土,在平凡岁月里触摸一座城的温度与高度,读懂一个奔腾向前的东营区。
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备
一应俱全的功能室
还有书法、合唱、足球
篮球、美术等各种兴趣活动
走进东营区每一所学校
你都会感受到校园环境越来越好
学生的校园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办市民认同的优质教育,
为每个孩子的未来负责”
东营区以教育托起民生温度
让教育公平可触可感
以普惠的教育满意
书写着“学有优教、居有乐业”的温暖答卷
教育根基深厚
东营区的校园里,处处涌动着蓬勃发展的无限活力,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教师资源持续优化,焕然一新的教学楼、明亮的食堂、舒适的宿舍楼、绿意盎然的校园绿植......
东营区成立16个义务教育学校发展联盟
实现公办中小学全覆盖
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30所
在校生9万余人
近年来,东营区梯次完成4所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条件提升,101所学校完成“校园天眼”工程建设;为46所学校配备信息化设备2300套,空调164台,课桌椅16796套。
在硬件升级的同时
师资力量持续优化
目前,全区有齐鲁名校长2人,齐鲁名师1人,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1人,齐鲁名班主任建设工程人选1人,山东省特级教师3人。齐鲁名校长领航工作室主持人2人,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1人。市级名校长9人,市级名师38人,市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18人,东营名师名校长领航工作室主持人1人。
特色教育鲜明
东营区深耕“一校一品”特色育人模式
让每所学校绽放独特光彩
1、区一中的“青春远足”
连续9年开展远足活动,总共有3万余人次参加,远足活动不仅是对学生意志和体能的考验,更是团队协作和集体荣誉感的锻炼,被誉为“行走的思政课”。
2、胜利一小的“武术传承”
自2005年以来,普及推广适合本校学生的武术操,将传统武术纳入校本课程,学生多次斩获省级武术大赛冠军,成为山东省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3、弘文小学的“空竹非遗”
以空竹文化为载体,两杆连一线,双轮如腰鼓。挑、牵、盘、背、跨,空竹翻飞舞五颜六色的空竹在同学们的手中抖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4、区三中的“棠棣”家长读书会
区三中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构筑家长阅读共同体,针对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关键期,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截至目前,超1000人次参与家长读书会,学习并了解家庭教育方法和技巧。
在东营区,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教育特色。吕韵悠扬,东营区实施“吕剧进校园”工程,让青少年乐享“吕韵课堂”。课间操时间,便可看见瀚文小学一开一合、铿锵有力的功夫扇;文苑学校整齐划一的明目功;区三中充满活力的动感韵律操......东营市胜利第一小学等12所学校以足球特色课程教育为突破口,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教育成效显著
秉持“产教融合、共建共享”理念
东营区充分激活产业资源禀赋
深耕产教融合沃土培育实用型人才
“职业学校让我熟练掌握了专业的技巧,以后找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东营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赵蕴哲说。近年来,东营区通过产教深入融合,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理念引入教育教学,开展实战化训练,切实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全面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
目前,东营区职业中专顺利完成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任务,依托3个专业(中餐烹饪、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中西面点)开展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试点,构建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开发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1门,2名教师获全国中职教师教学设计展示交流活动最高奖,不断实现新突破。
教育有温度,满意不停步
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给市民最实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东营区始终在努力
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