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趣味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冠县育才双语学校小学部在5月1日启动了第十届“数学文化节”活动,计划于5月30日结束。



“巧移小棒”以常见的小棒为道具,通过摆弄、移动小棒,巧妙改变图形或算式。活动规则简单易懂,却暗藏无数玄机,既能激发数学思维,又能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是寓教于乐、提升数学素养的绝佳选择。


“趣味夹球”是一项将数学思维训练与趣味运动巧妙融合的益智活动,参与者需使用道具夹取带有数字或数学算式的小球,并快速计算出小球算式的结果,这一活动集趣味性、竞技性与知识性于一体,不仅考验参与者的手眼协调能力,更要求其快速调动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知识,在紧张刺激的游戏氛围中锻炼数感和反应能力。
现场悬挂的数百条谜题将数学知识与传统灯谜巧妙结合,涵盖数字谜题、几何联想、逻辑推理等内容。参与者或驻足思索,或与同伴热烈讨论,成功解谜者还能收获精美小礼品。活动在寓教于乐中,让大家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获得一致好评。“数字猜灯谜”将数字巧妙地融入灯谜之中,学生们在思考谜面的过程中,既锻炼了数学运算能力,又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




“诗词中的数学”从简单的一、二、三,到复杂的百、千、万,这些数字的运用不仅增添了诗词的韵律美,更能让同学们通过对数字的感知来理解诗词的意境。还有些诗词描述了数学中的数量关系、空间形态等。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从数学的角度可以引发对无限和极限概念的思考。这个活动让学生们在欣赏古诗词的优美韵律时,挖掘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文学与数学的奇妙融合,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
一场充满趣味的"立体图形变形记"在六年级火热上演,孩子们借助学具形象演绎了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他们手持分层式圆柱模型,一边灵活翻转拼接,一边清晰讲解:"看!圆柱的底面积变成了长方体的底面积,高没有变!"随着孩子们的讲解,抽象的公式推导变得直观有趣,从而顺利发现,长方体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而转化前后体积不变,由此顺利推导出圆柱体积公式V=Sh。
此次活动将动手操作与数学思维深度融合,将抽象的几何知识变得清晰直观,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数学之美,提升了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本次“数学文化节”活动的推动下,同学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必将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在数学的海洋中遨游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