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课堂的围墙被打破,教育正在以更生动的姿态呈现。5月19日至21日,冠县育才双语学校五年级的学生们带着好奇与期待,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这场融合科技探索、劳动实践与文化传承的"行走课堂",为学生们的成长注入了新的维度。
研学第一站
研学首日,学生们前往贾镇科技创新教育中心,一场特殊的开班仪式为活动定下基调。在思政教育环节,教育中心领导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知识与实践的关系。随后的内务整理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5月20日的科创中心洋溢着别样的温暖。学校副校长兼小学部校长闫金召,政教处主任殷培相、教务处主任孙丹丹和教科室主任谢晓燕来到科创中心,走进每一间实践教室,与学生们零距离交流。在飞机模拟驾驶课堂中,校长不时点头赞许;心肺复苏培训现场,他认真观摩学生们的操作步骤;航模制作室里,他与小组成员讨论机翼角度的调整方案。这份来自校领导的暖心陪伴,让科技实践课堂既严谨专业又温情满满。
机器人编程与航模制作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科学兴趣;电子制作和七巧科技锻炼了动手能力与逻辑思维;交通安全模拟与射击体验增强了安全意识和专注力;有轨电车与逻辑狗等团队项目培养了协作精神与问题解决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们在探索中感受科技魅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研学第二站
5月21日,研学活动转战柳林镇大杨庄村,农耕文化以最质朴的方式浸润心灵。石磨坊里,黄豆在研磨中溢出清香;学生们亲手参与小磨豆浆,感慨着“原来我们喝的每一滴豆浆,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消防安全演练与心肺复苏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安全防护技能。
研学第三站
21日下午,学生们参观了武训纪念馆,通过“薪火相传”主题活动,深入了解武训兴学的感人事迹,感悟勤学笃行的精神内涵。此外,红色观影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将德育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这三天的收获,是教室里永远得不到的。”带队教师王文坤深有感触。
夕阳下,返程的校车载满欢声笑语。有学生抱着航模不撒手,有学生揣着木版画要送给父母,更多学生则开心地讨论着这三天的见闻。这场融合科技之光、劳动之美与文化之魂的研学,正如一粒粒种子,正在学生们心田悄然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