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一场跨越千里的特殊队课在山东省冠县育才双语学校和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呼家川小学同时开讲。
本次活动由中央和国家机关第27批青年执教帮扶队胡家川分队,共青团冠县委员会、共青团延长县委员会、冠县教育和体育局、冠县少工委、延长县少工委联合主办,冠县育才双语学校和呼家川小学共同承办,以"赓续红色血脉 共筑强国梦想"为主题,通过云端连线方式,让两地少先队员共同学习延安精神、孔繁森精神,感悟革命传统,在互动交流中厚植红色情怀。
01
云端相聚:队歌嘹亮开启红色之旅
下午15时,活动在庄严的队歌中拉开帷幕。两地学校的少先队员们身着整齐的校服,佩戴鲜艳的红领巾,通过大屏幕互相致意。伴随着雄壮的旋律,两地队员齐声高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嘹亮的歌声穿越云端,在鲁陕两地的校园上空回荡。"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这熟悉的旋律让在场的每一位师生心潮澎湃,也正式开启了这场跨越千里的红色文化之旅。
02
红色互介:两地革命历史交相辉映
两地少先队员代表轮流登台,以多种形式介绍各自家乡的红色革命历史。冠县育才双语学校的队员们首先介绍了孔繁森同志两次援藏的光荣事迹,又讲述了有“小延安”之称的冠县的红色历史,以及现在的红色教育圈,把过去和现在紧紧系在一起。延长县呼家川小学的队员们带来了他们准备的"延安精神"主题展示。两地孩子们专注聆听,不时发出赞叹声,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03
互动交流:跨越山河的童心对话
两地师生通过云端技术实现了实时问答交流,围绕“我心中的英雄”“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践行延安精神和孔繁森精神?”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两地的少先队员纷纷发言,表示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开始践行延安精神、孔繁森精神。
PART.04
致敬英雄:鲁陕两地共献才艺
红色精神不仅藏在故事里,更流淌在行动中。少先队员们用才艺致敬英雄。冠县育才双语学校的少先队员献上舞蹈《星星之火》,呼家川小学的少先队员用古筝带来一曲《南泥湾》。
05
领导寄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冠县育才双语学校辅导员张伞月老师和呼家川小学辅导员赵强老师,先后为本次队课寄语,他们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底色,以孔繁森榜样的力量为激励,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勤“动耳、动眼、动心、动脑、动手”,养成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努力为中队和学校争光,无愧于少先队员这个神圣的称号。
中央和国家机关第27批青年执教帮扶队呼家川分队队长刘凯做活动总结,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两地少先队员提出殷切期望。他希望全体少先队员以红领巾的名义践行“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誓言。相信在红色精神的滋养下,一定能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06
歌声嘹亮:童心向党共筑中国梦
活动接近尾声时,全体起立,在冠县育才学校大队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呼号,少先队员铿锵而有力的“时刻准备着!”的呼号体现出两地少先队员的决心。
两地师生共同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昂的旋律中,大屏幕分屏显示着两地会场画面,孩子们挥舞着手中的国旗,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感动。这一刻,地理的距离仿佛消失不见,只有对党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深情在云端流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熟悉的歌词在两地校园上空久久回荡。
本次鲁陕手拉手云交流活动是冠县育才双语学校与延安市延长县呼家川小学承办的一项重要跨区域交流活动,不仅为两地师生搭建了互动学习的平台,更通过文化展示、队课分享等形式,促进了民族团结与文化交融。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云端思政”模式,让更多孩子足不出户就能“走”进革命圣地,接受精神洗礼。“今天,我们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颗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鲁陕两地虽远隔千山万水,但红色血脉相连,革命精神相通。通过这场特别的云端队课,新时代的少先队员们必将牢记历史、珍惜当下、奋发图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革命薪火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