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这个数字
因为谐音“我爱你”深受大家喜爱
今天也成为了一个表达爱意的日子
在这个日子
有爱要讲出来
不仅仅是521
小编要用一组数字
表达对东营区这座城市的喜爱
如果要介绍东营区,你会怎么说?
是非常官方地告诉大家:
东营区地处山东省东北部、东营市中部,是东营市的中心城区。它东濒渤海,西依黄河,南与广饶县接壤,北与垦利区毗邻。这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独特的黄河三角洲地貌,让这里兼具壮阔的自然景观与蓬勃的城市活力。
或者是加入一些独具个人特色的元素:
“清晨漫步在泮水公园,看晨雾在湖面缓缓散开,水波轻拍堤岸的声响成了最治愈的白噪音。”
“每逢周末约上三五好友,穿梭在牛庄镇的老街巷里,探寻那些藏在传统民居里的岁月故事。”
“偶然走进六户镇的农家小院,刚摘下的新鲜蔬果清甜的滋味,是独属于东营区的味道。”
这座城市,没有张扬的繁华,却在黄河与渤海的环抱中,沉淀出了细腻而醇厚的生活气息。无论是湿地里翩跹的候鸟,还是夜幕下霓虹闪烁的商街,都在诉说着东营区的独特魅力。
1961年4月16日,华八井喷涌出华北平原第一股工业油流的瞬间,就为这座城市刻下了永不褪色的工业基因密码。
64年过去,这座与“油”结缘的城市,坚决扛牢了国家能源之需,将汩汩流动的油脉演化成贯穿城市肌理的创新发展链。
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推动了石油装备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发展,500余家石油技术服务企业,37个系列、1500多个品种,产品覆盖能源勘探、钻、测、录、采、输等生产全链条,产业规模约占国内市场总量的30%,东营区展现出工业强区的奋进之姿,更发出了在石油装备领域里代表山东制造的音量。
东营区境内水系丰沛。
广利河、新广蒲河、老广蒲沟等大小11条河流纵横交错,它们如同大地的脉络,滋养着这片土地。新广蒲河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起源于龙居镇黄河南展区大孙排水闸,流经龙居镇、史口镇、胜园街道等6个镇街,境内干流全长30.7千米,广阔的流域面积,孕育了无数的生命,也为东营区带来了无尽的生机。
被誉为“天然大氧吧”的龙居镇,最美丽的地方莫过于龙栖湖,在龙栖湖风景区千顷湖面水平如镜,湖岸树木葱茏,鸥鸟盘旋其间,水中倒影美如画卷,是东营市最美湿地之一,也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绿色串起的东营区
骑上单车追逐第一缕金色晨光
单车与夏日相遇的方式
比在车厢里看花影掠过更真实
比徒步丈量大地更轻盈
在耿井湿地的河岸骑行
鸟儿掠过河面荡起涟漪
车轮碾过行道上斑驳的树影
恰似穿过时光的褶皱
还可以去揽翠湖来一场向自然借宿的诗意迁徙
搭一顶帐篷于湖畔
与家人围坐野餐
让惬意萦绕身边
或支起天幕,与好友闲聊
看灯光在水面摇曳成诗
这214公里城市绿道,成为不断延伸的“幸福通道”,实现了揽翠湖、动物园、花仙谷、森林乐园等7个旅游景点的贯通,也连接起市区内的城市公园、口袋公园,扮靓了市民出行路。
在这片土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110个公园,东营区用另一种方式诠释着“公园20分钟理论”。
清晨,在阳光的照耀下,测井公园的太极队伍缓缓起势;
午后,文化公园的帐篷里,露营爱好者的欢笑声远远传来;
傍晚,东营体育公园的跑道上,锻炼的年轻人与追逐风筝的孩子擦肩而过……
近年来,东营区持续在“公园城市”发展上增墨添笔,构建起大、中、小微景互补、布局均衡的城市公园体系,打造了园景相绕、林路相衬的城市格局,让人们随时随地尽享“园中建城、城中有园、人城和谐”的惬意生活,享受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如今,东营区110个公园全民共享、全时开放,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提高到92%,免费开放率100%,各种高品质口袋公园和主题公园让人们抬眼见绿、漫步入绿。
东营区是革命老区,历史上,这里是渤海区的大本营、华北抗日的分战场、辽沈战役的兵源补充地、淮海战役支前的大后方。
1932年7月,东营区杜荣甲、侯执礼、吴传才、杜冉友等共产党人建立中共史家口支部——开启了当地红色篇章。
如今,西商村村史馆内仍陈列着许多战斗年代的物件,记录着先烈们珍贵的资料,讲述着西商村“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这个英雄连队——“商家连”的英勇事迹。
坐落于东营区牛庄村与东隋村之间的渤海区抗战烈士祠,始建于1944年,是当时渤海区党政军民为悼念抗日烈士而修建的,作为鲁北地区建设最早、烈士人数最多的革命烈士纪念设施,是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
近年来,东营区以重大纪念日为契机,举办红色故事讲解、红歌合唱等活动,梳理出岳拙园、侯登山、张范等7位革命先烈、英雄模范事迹。
东营区的轮廓
由每个热爱的人共同勾勒
你与东营区的故事
从哪一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