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东城街道安宁社区,浓浓的文化气息迎面扑来。这里有整洁明亮、书香四溢的社区书房,有功能完备、各具特色的文体教室,有6:00至21:00的常态公益开放;一幅幅生动的书画、一封封真挚的家书、一阵阵欢快的歌声背后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近年来,安宁社区以打造“长安宁”文化社区品牌为目标,聚焦“长发展”推出“思想课堂”,聚焦“安生活”推出“文化课堂”,聚焦“宁致远”推出“公益课堂”,以文润心、以文铸魂,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居民生活、融入社区肌理,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以文化人的鲜活样本。
聚焦“长发展”上好“思想课堂”
群众在哪里,理论宣讲就到哪里。充分用好群众身边的活动空间和师资资源,构建“小而众”多维阵地,实现就近就便随时宣讲。为了让群众能及时听到宣讲,安宁社区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成了“房爷爷课堂”、“历史展厅”等固定宣讲阵地,搭建了竹清亭、长亭下、凭栏处等室外宣讲场所10处。
安宁社区吸引100多名离退休干部加入宣讲队伍,推动宣讲活动长态化,进一步规范宣讲的内容和形式,把理论内容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群众身边人讲述群众身边事,更容易让居民入脑入心。
在宣讲内容上,群众喜欢听什么就讲什么,群众喜欢什么形式就采用什么样的形式。社区根据群众需求安排学习内容,由相应的宣讲员进行“互动式”“场景式”宣讲。讲解的内容很丰富,涉及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反电信诈骗、安全环保、禁毒、普法等都是宣讲的内容。社区把讲台搬到了小区广场上,吸引了大量居民。
聚焦“安生活”上好“文化课堂”
居有所学、居有所乐,要让群众在社区找到兴趣点。安宁社区挖掘社区文化能人、培育居民骨干,建立“达人社”。申办12个“邻里+”项目,培育“乒乓球友自管会”“民俗艺术团”“教育联盟”等15支社区社会组织,并成立了自组织联合会,通过建载体、聚人才、办项目,实现社区宣传服务全覆盖。
社区现有文化艺术团10余支,依托“大众舞台”“百姓讲堂”等常态化开展文艺创作、文艺表演、舞蹈、书画、棋牌、乒乓球、篮球等文体娱乐课程,最大限度地把群众聚集起来,把丰富多彩的文化食粮奉献给居民,让文化活动成为传递正能量的有效载体。依托“教育联盟”开设“邻里课堂”“美育大课堂”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定向式”学习培训服务,已开课300余次,参与居民6000余人次。
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安宁社区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培养,组建了一支由20多位不同领域专业人士组成的校外辅导员队伍。连续两年为辖区学子举办“心怀桑梓情 筑梦向未来”集体升学礼,社区书记与社区老党员、家长代表为孩子们提希望、送祝福,上好开学第一课。社区还面向辖区青少年开展四史教育、家风家教宣讲,开设了包含家庭教育读书会、硬笔书法、国际象棋、古琴、国学等16种特色课程,推出夜课堂、周末课堂、假期课堂,在润物无声中培育下一代。
聚焦“宁致远”上好“公益课堂”
共建共享共治,幸福生活才长久。社区开垦“半亩田”,招募“半亩耕夫”志愿者,种植应季蔬菜,开展平时送蔬菜、节日送美食等走访慰问活动,打通低龄老人和高龄老人之间“互助养老”路径;自去年累计送菜4000余斤,近500户居民受益。
建设幸福餐厅,在重要节日节点开展公益活动,面向高龄老人、特殊群体提供送餐服务。每月推出2期“文化+”公益市集,让居民实现家门口购物。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家人健康生活馆”,引入医联体平台,与安宁西区卫生服务站、安宁东区健康驿站联动,组建“健康天使”志愿服务队。
汇集辖区优质资源开展中小学生社区照顾服务,学期内提供午餐、午休、督学、心理疏导、延时艺术培训班等,假期提供研学、志愿服务、社区实践、艺术特长集训班等,为孩子们提供全方位的家门口托管教育。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居民们自创的《安宁社区赋》《幸福安宁歌》,不仅是居民发自内心的幸福之声,也是文化社区强大凝聚力的体现。下一步,安宁社区将继续以文化为引领,以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深化细化文化服务,丰富文化生活,让“长安宁”的文化品牌更加深入人心,让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