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辩证施治”蕴含着丰富哲理,对中国人的生命观以及养生修身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医理论如五行学说、气血理论、经络理论也逐渐被现代人所熟悉,为进一步了解中医知识,我抱着学习的心态,走进了阳明家长学校举办的《中医经络养生公益课》。

主讲人李恒君老师开篇即直奔主题,从小学高年级学生存在脊柱侧弯现象出发、分析形成原因,指出人体五脏六腑依托脊柱而存,着重讲述中医12时辰与肝胆脾胃等的关系,如子时胆经(23:00-1:00)决断力及焦虑情绪、寅时肺经(3:00-5:00)气机宣发规律及悲伤情绪......指出不同时辰人体的不同器官活动休息所对应的阳气升降和人体不同情绪的关系,告诫家长对待孩子生活中的情绪不能简单从性格或外在评价,应更多地关注孩子身体机理不舒适长期得不到调整引发的不良情绪。

主讲人还从舌头不同位置对应的人体五脏六腑,重点解读了不同颜色形状舌头反映的胃气不足、血瘀等问题,详细介绍了中医舌诊图解,并现场给部分出现肩、头疼的家长进行点穴义诊治疗。


孩子的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学习优秀的中医文化知识,还要从简单、易学的“点穴”操作着手,长期坚持,更要关注中医秉持的治未病以及注重整体的观念,尝试从中医倡导的时辰与身体的辩证关系中,关注孩子休息、饮食的科学性。

《黄帝内经》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健康是一种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更是人与自身的和谐。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实践,才能领悟中医的博大精深,才能感受中医蕴含的“道法自然”的哲理,才能真正认识到:拥有健康的体魄,稳定的情绪,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才是孩子拥有美好未来的基石。
最后,祝愿阳明学校的全体师生和家长们身体健康,心情愉悦!
一年级四班初士睿、四年级四班初士舜妈妈 薛媛
2025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