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2025年全国助残日活动现场,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与“星辰中心”学员合影。
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当日,“共擎无限可能·同筑无碍世界”东营市2025年全国助残日活动在市青少年文化宫举行。本次活动由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东营市星辰残疾人社会服务中心联合主办,东营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东营市星辰志愿者联盟承办,这也是东营市星辰残疾人社会服务中心连续四年成功举办相关助残活动。
一座桥梁:让每一颗星辰 都能闪耀出自己的光芒
活动伊始,东营市星辰残疾人社会服务中心发起人王爱秀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星辰中心发展的社会各界致以诚挚感谢。
东营市星辰残疾人社会服务中心是2019年审批成立的以东营市残联为主管部门的民办非营利机构,致力于推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让更多的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实现就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和享有者。
王爱秀说:“未来,星辰中心将继续做一座桥梁,一头连接残障朋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头汇聚社会各界的智慧与力量,以创新思维开拓多元助残模式,让更多残障朋友实现人生价值,让每一颗星辰都能闪耀出自己的光芒。”
志愿微光:你的微笑,我的奔赴
2024年度“星辰优秀志愿者”颁奖仪式。
“当孩子们主动分享食物给我,当孩子们的家长眼里的不安化成信任,这些瞬间于我而言,比任何‘军功章’都烫心。”星辰优秀志愿者代表张合斌是一名退伍军人,活动现场,他动情地讲述了加入志愿者团队以来的心路历程。
从最初的拘谨抗拒到如今的心贴心,每一个拥抱都见证着爱的破冰;从一个个简单动作的百遍示范到一个个音符的千次打磨……每一份收获与荣耀的背后,都凝聚着志愿者日复一日的暖心陪伴,正是因为有了志愿者的善意与温暖,才让残障人士感受到了超越血缘的亲情温暖。
第四届“星辰爱心志愿者”纳新仪式。
活动现场,为2024年度“星辰优秀志愿者”进行颁奖并为新晋“星辰爱心志愿者”颁发实名志愿服和证书。这不仅仅是一个称呼和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爱的契约。他们庄严承诺,将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在扶残助残的征程上砥砺前行。
“企”心聚力:为残疾人点亮希望之光
首届“星辰爱心企业联盟”入盟爱心企业颁奖仪式。
助残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而爱心企业始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活动现场,为首届“星辰爱心企业联盟”成员单位颁发荣誉奖牌。这些爱心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从就业帮扶、技能培训到生活援助,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助残支持体系为残疾人点亮了希望之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营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充分发挥平台优势,组织会员单位与“星辰”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在温馨的结对仪式上,青年企业家与残障人士携手登台,互赠礼物。这些兼具新时代创业精神与社会担当的青年才俊将持续关注结对对象,为他们提供就业、康复等精准帮扶。在爱心企业的持续助力下,残障人士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美好的明天。
折翼生光:生命以另一种姿态绽放
“星辰中心”全体残疾人朋友表演手语舞《感恩的心》。
在动人的旋律中,“星辰中心”的学员用特殊的方式向世界宣告:生命从不因残缺而黯淡。林伟强、皇甫磊、李贝、董学超等学员带来的葫芦丝串烧《祖国,您好》和《有风无风皆自由》,不仅展现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更奏响了残障人士追求美好的生命强音。精彩的表演背后,离不开志愿者秦绪文及其团队的长期付出——他们不仅捐赠葫芦丝乐器,更坚持定期教学,用音乐为残障人士插上艺术的翅膀。
当全体学员以整齐划一的手语舞演绎《感恩的心》时,无声的肢体语言传递着最深沉的情感;李贝用翩跹的舞姿诠释着梦想的力量,每一个动作都在诉说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要知道,李贝来到“星辰中心”之前不爱说话,无法正常交流,现在已基本实现语言的沟通,还学会了多项才艺。
活动现场举行了2024年度星辰“进步之星”“自强之星”“艺术之星”“优秀教师”等各类奖项颁奖。这些获奖者用行动证明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英雄,每个心灵都值得拥有梦想的舞台。
共享成果:“大龄心智障碍者帮扶”项目顺利结项
我市“大龄心智障碍者帮扶”项目由东营市星辰残疾人社会服务中心发起,于2024年5月正式启动,委托东营市慈善总会面向社会开展网络募捐活动,旨在聚合慈善资源、发挥专业优势,解决大龄心智障碍者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更好融入社会。项目已于2025年4月顺利结项。活动现场,东营市慈善总会向大家介绍了“2024年度大龄心智障碍者帮扶”项目资金募集及使用情况。
“大龄心智障碍者帮扶”项目实施以来,服务对象在生活技能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社会参与度显著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增强,该项目获得了服务对象及亲属的认可,为大龄心智障碍者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爱为残疾人朋友撑起一片无碍的天空,让他们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星辰残疾人社会服务中心发起人刘裕民、王爱秀夫妇:汇聚爱心之光 点亮希望之路
市委党校在做好主责主业的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涌现出了一大批热衷公益事业的好典型,刘裕民、王爱秀夫妇就是其中代表。作为东营市星辰残疾人社会服务中心的发起人,两位教授在完成校内工作的同时,带领星辰志愿团队十年如一日,全力支持东营市星辰残疾人社会服务中心的发展,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去年年底,有位学员成功应聘市里公益岗,还有几位结婚生子,组建了幸福家庭……每当听到这样的消息,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谈起服务中心的成果,王爱秀的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自成立以来,该中心已帮助众多残疾人通过技能培训重拾生活信心,实现就业梦想和人生价值。
东营市星辰残疾人社会服务中心的宗旨就是以辅助性就业的方式,通过量身定制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心理辅导,帮助残疾人提升劳动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残疾人不仅能够创造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劳动技能、生活能力,还能促进脑力康复,从而更有尊严、更有质量地生活。
“每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王爱秀动情地说,“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耐心和专业的引导,这些‘折翼天使’同样能绽放精彩人生,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助残事业,期待更多企业、组织和个人能携手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共同书写东营残疾人事业的新篇章。”
助残日活动结束,夫妇二人紧接着带领星辰中心的学员们投身到一场由爱心企业组织的别开生面的公益活动——“公益荧光跑活动”,活动以荧光夜跑的形式,关注自闭症和残疾人群体,现场还将开展爱心义卖,展售学员们制作的收纳筐和钻石贴画。这场充满活力的公益盛宴,不仅为残疾人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更让包容友爱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在公益的道路上,刘裕民、王爱秀夫妇用知识分子的情怀和教育工作者的执着,汇聚起爱的星河,为特殊群体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们的故事证明:当专业力量与社会责任相遇,就能催生改变生命的奇迹。
小小志愿者的街舞串烧:青春舞动爱心 志愿精神薪火相传
活动现场,一段充满活力地街舞串烧《Puppet show》和《象王行》点燃了现场气氛,欢快的节奏让在场的残障朋友情不自禁地跟着鼓掌喝彩。这个节目是由星辰志愿者团队的小小志愿者梁奥琳、秦圣喆带来的。他们用青春的舞姿传递温暖,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志愿者的风采。
爱是奉献,更是传承。梁奥琳的妈妈吕爱彦和秦圣喆的爸爸秦绪文都是“星辰”志愿者,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孩子也积极参与到了星辰志愿服务中来,收获了一颗感知他人温度的美好心灵。
两位小小志愿者的精彩表演,不仅让大家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和无限的可能,更感受到了志愿精神的传承。这些年轻志愿者的加入,为助残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也让大家对公益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
市融媒体中心(市广播电视台)七年如一日倾情守护“星辰”:以媒体力量 谱写新时代公益华章
市融媒体中心(市广播电视台)志愿者带领“星辰中心”学员一起朗诵表演。
自2019年东营市星辰残疾人社会服务中心成立伊始,市融媒体中心(市广播电视台)便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关爱残疾人暖心计划”与星辰服务深度对接,构建起长效帮扶机制。这七年来,中心上下凝心聚力,主持人、记者、编辑等传媒工作者纷纷化身“星辰”志愿者,用专业所长传递温暖,其中,张杰、陈亮两位主持人更荣获2023年度“星辰优秀志愿者”称号。
翻开温暖的记忆相册,2019年的初遇犹在眼前:广播团队精心准备了御寒物资和精神食粮,李凝代表团队为学员送上围巾、棉线帽;《陈亮叔叔讲故事》主持人陈亮用绘声绘色的《小马过河》点燃欢乐氛围;主持人阳朵儿以吉他弹唱《爱的箴言》演绎艺术疗愈;杨大立则为他们送上了象征平安的两箱苹果和一台崭新的收音机,让广播成为传递幸福的纽带;巩植友用镜头定格一个个灿烂的笑容,已成为镌刻在时光里的公益印记。
七载春秋,温暖接力从未间断。陈亮持续带来精彩的故事现场秀;鑫宇、晓诗与孩子们共唱生活美好旋律;李娜、晓琪在促膝谈心中传递关爱……这些动人的场景,既是东营融媒体人践行“四力”的生动写照,更是主流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样本。通过东营交通音乐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这些温暖故事广泛传播,让公益正能量产生裂变效应。
东营市融媒体中心(市广播电视台)以七年坚守诠释了新时代媒体的责任与担当,用专业优势构建起“传媒+公益”的创新模式,不仅为特殊群体送去切实关爱,更通过全媒体传播让扶弱济困的文明之光照亮整座城市,谱写了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社会服务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