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田的“设备医院”中,一场“特殊手术”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在这里,一根原本报废的泵轴,如同接受了神奇的“器官移植”,重获新生。一台有着25年工龄的老设备,仿佛施展了“返老还童”之术,其使用寿命竟延长了整整15年。这究竟是怎样的魔法?难道那些曾被闲置的设备,真的能再次“披挂上阵”,重返岗位吗?
这个“设备医院”就是——集团公司再制造示范基地。该基地于2023年正式建成,坐落于油田地面工程维修中心德滨机泵维修服务部的院内。它宛如一位妙手回春的医者,专门负责对废旧设备进行“治疗”与“改造”。
走进这座“设备医院”,你会看到技术人员们正忙碌地对回收的旧设备进行“手术式”的改造。就拿那根报废的抽油机泵轴来说吧,经过激光熔覆等先进工艺的精心处理,它很快就能再次“上岗”,继续为油田贡献力量。
自去年7月启动设备资源创效工程以来,设备管理部先后下发了关于资源统筹、再制造的指导意见,推动再制造“统收统修统用”模式从最初的5家试点单位,迅速拓宽至如今的28家单位。一条完整的“回收 - 再制造 - 再利用”绿色产业链,正在油田的大地上逐渐成形。
目前,油田已经建成了54个回收站点,它们如同油田的“资源卫士”,默默守护着每一台可能被遗忘的设备。而当你登录那个被称作“油田资源雷达”的油田设备完整性管理系统时,各类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分布情况便会一目了然地呈现在你眼前。
今年年初,5台闲置多年的8型抽油机经过精心改造后,成功调拨至江苏油田。这一举动,不仅让这些“老兵”得以重返战场,更成为了十年来中石化上游企业首例跨企业调剂的典范案例。
油田还在积极打造“高精特专”的创新资源,构建设备创新资源的“产学沿用”高效转化平台。结合设备设施的特点,油田将持续深入地开展设备资源挖潜工作,陆续投用统筹储备库、机泵综合维修基地等设施,从多个维度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今年,油田更是计划再盘活设备1800余台,为油田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胜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