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以“精治小区·幸福家园”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探索基层治理“最优解”,有效激活小区个体细胞,整合各类资源赋能强基,让“最小单元”成为党群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园。
强化党建引领,激活“想干事”。开展小区党组织设置“大体检”,仙河镇21个油田移交小区全部单独成立党组织,织密“小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组织体系。聚焦群众信得过、服务有本事、治理有方法的精准“画像”,开展19个小区党组织书记“履职评估”,动态调整10名小区党组织书记,调整率达50%,平均年龄由67岁降至58岁,年龄学历实现“一降一升”。通过组织挖掘、群众推荐、定向回引和跟岗锻炼,每个小区培育储备2名后备人才,通过认领先锋岗、担任社区书记助理等方式参与小区治理,分类培育稳固“雁阵成长集群”,持续建强书记长期“培养链”。
整合资源要素,带动“能干事”。统筹工作力量,推动21名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和公益性岗位人员下沉小区开展各项治理服务工作,因人定责,多维考核,真正为小区党组织书记配强“帮手”。加强服务阵地建设,按照“每个小区党组织要有1处单独的党群服务驿站”要求,坚持“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群众体验亲民化”原则,累计完成18个党群服务驿站改造提升,小区党组织单独配备党群服务驿站的比率达95%。同时,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在严格落实5000元年度工作经费的基础上,区级每月列支1000元激励经费,各小区每年最多可保障17000元党建工作经费,切实解决“精治小区”建设后顾之忧。
凝聚工作合力,托举“干成事”。区镇分级制定月、季、半年、年赋能提升计划,主动链接省内外高校资源,开展小区书记“立体”培训,全面提升小区书记履职担责能力。以结对联建为基本路径,推动14名县级干部、2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19个重点非公企业等结对联系小区党组织,分类明确各类主体参与“精治小区”建设的重点任务,把内部力量与外部资源结合做“加法”,形成治理合力。以正向激励为导向,在落实离退休小区党组织书记补贴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施小区党组织书记待遇与精治小区建设工作成效挂钩,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