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现场车辆穿梭,机器轰鸣;企业生产车间开足马力,工人忙碌。初夏的滨海大地,处处洋溢着蓬勃发展的生机,充满了干事创业的激情。
今年以来,潍坊滨海区坚持“产业兴区、产业强区”不动摇,深入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产品向中高端迈进,经济运行保持稳健增长良好态势。一季度,滨海区6项主要指标高于潍坊市平均,其中,3项指标居前三位;生产总值93.01亿元,同比增长6.2%,为全年经济稳健发展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成绩单。
在晶旺半导体(山东)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查看设备。
持续升级产业步伐,滨海区围绕打造“中国药谷”“国家级高端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澎湃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公司采用自有知识产权晶圆Bumping技术,摒弃了传统真空溅镀工艺加工模式,用化镍金加工工艺取而代之,精简了加工工艺,降低了废水废气排放量,降低了加工成本,增强了产品在未来的竞争优势。”晶旺半导体(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贵武说,晶旺半导体的使命就是要把自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做大做强,并在此基础上向产业上下游拓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产业智能化、融合化、绿色化加速,深层次赋能工业发展。如今,一家家高成长性企业葳蕤成林,为滨海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产业基础。1月至3月,滨海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增速居全市前列。
无独有偶,滨海区积极稳定重点企业外贸基本盘,全力帮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众多企业凭借“订单式”生产模式,让产品远销海外市场。一季度进出口总额82.5亿元,同比增长22.7%,增速居潍坊市第二位。
在山东颐杰鸿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生产线上作业。
科创兴城,以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山东颐杰鸿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通过开展全员劳动竞赛激发内生动力,正是滨海区企业“向管理要效益、向创新要动能”的生动实践。目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模块化变电站、海上风电塔筒等产品已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其智能焊接生产线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60%,为区域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建设提供了技术标杆。
山东颐杰鸿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仲崇理表示,公司将通过领导班子带头攻坚、跨部门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激发全体员工“比学赶超”的竞赛热情,聚焦高端能源装备制造主业,全力突破技术研发、工艺优化、产能提升等关键环节,以实干实绩为区域工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政企双向奔赴,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滨海区聚焦企业所需,瞄准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主动靠前服务,推出新举措、新招法,精准破解企业办事难点、堵点,助力企业高效、快速发展。为帮助企业融资发展,滨海区通过财税联动抓收入,金融赋能促增长,为企业开辟“融资+融智”的双向通道,以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一季度滨海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居潍坊市第二位;税收占比90.1%,居潍坊市第一位。
2025年是滨海区“项目招引落地攻坚年”,滨海区将继续以创新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升级,为滨海区迈向工业强区注入澎湃动力。
“我们将准确把握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和有利因素,积极抢抓重大机遇,以更加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状态投入今后的工作中,不折不扣完成上半年目标任务,切实扛牢托起滨海区发展的重任,为滨海区经济增长多作贡献,积极应对外部挑战、有效化解不利因素,奋力实现上半年‘双过半’目标。”滨海区经济发展局局长王建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