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中金岭南铜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身着统一的工作服,佩戴着安全防护装备,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专注地操作着设备,监控着生产流程,先进的生产设备排列整齐,满载混合矿料的链板源源不断地向炉内输送,繁忙而有序。
中金铜业开发出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新型两段炼铜工艺技术,并建成运行了全球首条冶炼流程最短、炉窑数量最少、全热料连续密闭运行的示范生产线。原料经过“多元炉”冶炼出铜锍,再进入“火精炉”进一步提纯,最终产出阳极板。这一过程中,高温烟气中的有价元素通过电收尘系统富集,再通过综合回收系统,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优势是流程短、占地少、成本低、安全可控、环保先进、生产过程成本低,特别是适于现在复杂的物料,对各种杂料的适应性强。”中金铜业副总经理刘冬根介绍道。“绿色”技改,让中金铜业逐步形成了上下游有效衔接、能源多次利用、原料“吃干榨净”的资源综合回收与循环利用产业模式,可年产40多万吨“绿”铜。
作为有色冶金技术创新的先行者,中金铜业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攻克了传统“三段”炼铜工艺普遍存在的流程长、不连续,中间物料倒运、热损失高,低空烟害无序逸散等瓶颈性难题,实现了炼铜工艺由“三段”变“两段”的历史性突破,为我国传统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建立了先进、高效的范式。刘冬根介绍:“一季度的生产情况也反映出我们完全能适应这种高杂质、低含铜的矿物,产量更高,指标稳定。”
不仅如此,针对铜冶炼白烟尘、阳极泥等日益增多造成的有价金属二次流失等问题,中金铜业致力于研发铜冶炼白烟尘、阳极泥中有价元素高效回收利用工艺,推动实施烟气回收制酸工艺改造提升、余热余压回收系统能量梯级利用改造等节能、环保、节水、循环经济技改项目,将原料中的铜、铅、锌、金、银、铂、钯、硒、碲、铋等有价元素再次回收利用,企业绿色低碳、智能化水平将全面提高。
“车间内配备了先进的环保设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车间工人脸上洋溢着专注与自豪,彰显出企业对绿色生产的执着追求和高度责任感。
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中金铜业正不断提高冶炼技术水平,“轻装上阵”推动绿色发展。
短评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中金铜业的实践就是成功范例。它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了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更让人惊叹的是企业对资源的极致利用和对环保的高度重视。高温烟气中的有价元素被综合回收,铜、铅、锌等多种金属在循环利用中实现价值最大化。车间内先进的环保设施,确保废弃物妥善处理,员工们脸上洋溢着绿色生产的自豪。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在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管理创新。通过这些措施,传统产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