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以及《关于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科教馆等,发挥研学实践基地、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基地、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等作用,为学生课外活动提供场所、创造条件,推动青少年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于2025年4月24日发文正式授予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为“全国首批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馆”。
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自2017年8月正式向社会开放以来,充分发挥场馆对外宣传作用,以服务于宣传推广为重点,积极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教育和研学游实践活动,通过各类主题教育和政务接待活动,宣传和推介黄河口湿地的保护成果,扩大知名度、提高美誉度。使大家在参观浏览博物馆,了解湿地知识和鸟类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爱护鸟类,保护自然的意识。
随着各类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开展,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现已成为东营市周边地区科普宣传和研学游的教育基地。先后荣获了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并成功入选山东省科普示范工程、东营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东营市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东营市职工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基地、东营市科普场馆工作先进单位、东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小记者综合素养教育活动示范基地、全国湿地自然笔记优秀组织单位、山东省少儿生态道德教育实践基地、第五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科普音视频类二等奖、齐鲁师范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全国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东营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第六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科普音视频类一等奖荣誉称号、入选国家林草局中国湿地教育CEPA典型案例、“巾帼志愿服务—儿童友好项目”。
下一步,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将继续锚定“全国首批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馆”核心定位,发挥场馆枢纽价值。加强与教育部门和基地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搭建青少年生态实践“立交桥”,构建“家校社企”协同育人生态圈,从教育目标、实施路径、社会价值等多个维度激发青少年生态认知、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让青少年在实践学习中感受生态文明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