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2024年11月初,滨海公安局滨南分局阳城派出所接到报警,辖区内页岩油牛页一区井组外输管线输压波动异常,怀疑管线被打卡(打孔盗油)或出现穿孔等情况。阳城派出所所长、“项目警长”尹安东立即组织民警辅警和油田职工20多人,采取无人机和徒步巡查等形式,对12.6公里的输油管线进行全面排查,最终查明此次管线输压异常波动是由于气温骤降造成的。
“虽然是虚惊一场,但充分证明了滨海公安局服务保障胜利油田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项目建设的作为和担当。有滨海公安和‘项目警长’的跟进式保障服务,我们就能安心生产,为石油能源安全多做贡献。”采油管理区牛页一区注采站负责人杜龙平说。
近年来,滨海公安局以服务保障石油能源安全为主线,巩固深化“项目警长”机制,持续优化安全生产环境,严打涉页岩油突出违法犯罪,高水平服务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项目勘探开发,高质量护航国家重要能源安全。
一项目一方案
提供全链条服务
滨海公安局健全工作制度,精准护航勘探开发。围绕页岩油项目施工进场、勘探开发、压裂作业、采油生产等关键环节,提供全链条服务保障,对开工建设的9个页岩油开发项目,按照“一项目一方案”原则,设立运行9名“项目警长”,创新“1+3+5”运行模式,即:每个项目明确1名专职民警作为“项目警长”,一体落实人员身份信息、矛盾纠纷化解、加强治安防护3项职能,建立领导包靠、常态调度、定期走访、诉求闭环、失职问责5项工作机制,定期通报油区治安动态、研究治安整治情况、研判发案规律特点,掌握防范主动权、提高精准度,做到服务全覆盖、护航无盲区、守护零遗漏。
滨南分局辖区页岩油牛页一区井组油井数量多、规模大,外输管线12.6公里,途径四个自然村,油地交织、工农交错,治安形势复杂。滨南分局建立“项目警长”服务保障工作机制,定期深入建设生产一线走访了解项目进展、面临困难,动态调整服务保障措施,与相关单位建立页岩油生产区治安专项联席会议,量身定制《滨南分局页岩油项目春季治安隐患排查整治方案》,切实提升治理防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项目部设立警企移动联络点,按照“1名专职民警+1名专职警务辅助人员+N名义务巡防队员”模式配置巡防力量,逐一走访页岩油基层生产单位,推进安全检查、排查治理问题隐患,切实把警企移动联络点打造成服务保障、应急值守、治安防控、多元调解等功能为一体的打防管控前哨阵地。按照“一村一方案、一段一措施”的原则,对长约12.6公里、途径4个自然村的项目输油管线,根据途径环境、管线位置、村风民风等因素划分管控区域,研究制定7个特色巡护方案,精准化制定管控措施,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现了自2022年项目建设投产以来涉页岩油违法犯罪“零发生”。
强化打击震慑
营造安全生产环境
2024年3月,阳城派出所民警在偏远油区巡查时运用警用无人机发现一辆未亮灯的面包车停靠在井场。民警迅速展开查控,快速锁定盗油嫌疑人身份信息及落脚点,促使嫌疑人投案自首,如实供述犯罪事实。
滨海公安以保障页岩油安全生产为重点,召开打防涉油违法犯罪专题会议,制定打击涉页岩油犯罪工作意见,部署开展油区治安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完善领导包案、专人专班、挂牌督办等制度,健全线索移交、协调推动、复盘反馈等机制,固化“面上布控、重点突破,深挖幕后、斩断链条”打击涉页岩油犯罪技战法,强化与检法机关协作会商,形成工作合力,提升打击质效。
滨西分局驻地在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坚持打击涉油犯罪等方面持续攻坚发力,全力护航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重大项目生产建设。充分发挥派出所接触面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了解油区治安动向,力求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对摸排发现的18条涉油线索,为实施精准打击提供有力支撑。抽调力量组建专班,集中警力打大仗、打硬仗。先后打掉盗窃页岩油犯罪团伙4个,顺线捣毁收油窝点5个,收缴车辆16台、原油100余吨,抓获团伙成员33人,实现了全链条打击、从严从快惩处,实现“打得准、抓得全、审得开”的目标,确保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有效提升了页岩油产区治安防控水平。
2024年,滨海公安破获涉页岩油案件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2人,捣毁收油窝点4个,收缴原油500余吨,确保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生产建设安全稳定。
构建联动机制
共同提升保障质效
滨海公安局坚持保障前倾,会同有关单位共同排查内部管理、预警防范等方面薄弱环节,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内部防范水平。联合页岩油开发单位共同构建助警企普法、问题联治、矛盾联调长效机制,召开警企联席会议、工作例会93次,深入企业开展法治宣讲21次,妥善化解阻挠施工、工农纠纷7起,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6个,协调解决问题32个。
滨南分局针对项目点多、线长、面广和输油气管道交织分布在多个行政村的实际,主动对接地方乡镇村居,建立“会议联席、治安联防、力量联巡、问题联治”“四联”工作模式,召开油地治安防范协调会18场次,开展联合宣传22场次,凝聚起油地区域治理最大合力。依托“开门纳谏”“问需于企”等活动,深入项目建设生产基地,建立常态随访机制,广泛收集项目诉求建议8条,及时掌握项目推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靶向解决建设生产中涉及的公安业务相关难题16个,提供针对性法律服务24次,坚决做到有事必到、无事不扰。组建法律咨询队、安全宣传队、发展护企队等专业服务队伍,主动进项目园区开展法治宣传、警示教育、安全防范、应急演练等活动,指导企业进一步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建设,努力构建“公安主防、企业自防”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