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要标本兼治,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通过立破并举、扶正祛邪,不断巩固和扩大已经取得的成果,努力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根本好转。”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当下,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以八项规定精神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八项规定精神体现的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的坚守,对初心使命的践行。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八项规定精神的内涵,将其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从改进调查研究做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掌握民生需求的热点、焦点,为科学决策提供真实依据。比如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时,不能闭门造车,而要通过实地调研,倾听企业心声,精准施策,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真抓实干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为民宗旨落实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上来。
以八项规定精神优化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让企业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专注于生产经营和创新发展。严格规范权力运行,杜绝吃拿卡要等违规行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政府部门要主动作为,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积极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地、用工等实际问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以八项规定精神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八项规定中的厉行勤俭节约,不仅是对公共资源的珍惜,更是一种价值导向。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倡导勤俭节约,能够集中资源投入到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八项规定,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带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高质量发展中来。同时,坚持开门教育,走好群众路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凝聚起全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效,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我们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持续深化作风建设,让八项规定精神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顾梦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