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潍城区创新实施“社会工作生态伙伴计划”,以“需求导向、项目运作、生态共建”为路径,构建起“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发展互促”的治理新模式,推动基层治理从“政府主导”向“社会协同”转变,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共创”升级,持续扩大社会治理“同心圆”,探索出一条具有潍城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径。
一、党建领航,搭建资源聚合平台
今年以来,潍城区委社会工作部以《2025年度全区社会工作创新项目申报工作通知》为有力抓手,组织专业团队和人员对申报项目进行严格把关与细致评估,精心挑选出74个涵盖基层治理、志愿服务、新兴领域、社会工作等关键领域的项目“需求清单”,创新推出“项目认领”机制。通过召开资源对接会、发布公益倡议书等方式,积极引导爱心企业、社会组织、辖区单位参与项目认领,形成“党建引领-资源整合-项目落地”的闭环。如区社工协会通过“伙伴计划”成功与农业银行潍城支行达成共建协议,开展“朝夕相伴 红色相助”两代代际互助项目,社会工作部全程参与和指导,安排专人定期跟进,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真正实现了“社区点单、党委派单、伙伴接单”的良性互动。
二、机制创新,项目共建培育新动能
潍城区委社会工作部建立“五阶管理”模式(需求发布→项目展示→共建认领→过程督导→成效评估),为认领单位、企业配备社会工作专家和业务部门指导员,提供项目指导、资源对接、宣传推广等专业支持,统筹协调整个项目的实施验收等工作,努力在项目的精细管理和作用发挥上推深做实,目前已有18个项目被爱心企业和单位认领,已有3个项目按程序签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并进入项目实施阶段。对于这些认领企业,社会工作部将纳入全区社会工作生态伙伴计划,授予“伙伴单位”证书,为成效显著的单位颁发社会工作贡献奖,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共同参与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三、共建共融,打造生态共创体系
潍城区委社会工作部全力推进多方协同联动,精心构筑多元的社会工作生态共建体系,依托“伙伴计划”这一有力抓手,将辖区内的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企业和辖区单位紧密串联起来,深入挖掘社区中潜藏的能人志士与专业人才,积极引导他们投身基层治理工作。在资源共享方面,社会工作部整合各方资源,实时发布社区需求以及各方所能提供的资源信息,实现供需双方的高效精准匹配。在价值共创方面,组织专业人员深入挖掘探寻社区的历史底蕴、地域特色,以创新实施的社会组织轮值服务机制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大力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比如举办“雷锋志愿服务大集”“邻里文化节”等活动,调动各方力量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成功推动基层治理从单纯的物质层面协作上升至精神层面的价值共创,形成极具凝聚力的社会工作文化内核。以“邻里守望”等成功项目为模板,组织经验交流分享会传授经验与做法,实现举一反三,快速复制,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品牌项目,切实把分散的社会力量凝聚成推动基层治理的磅礴合力。
潍城区通过“伙伴计划”,将分散的社会力量转化为凝聚的治理效能,不仅有效破解了基层资源不足的难题,更培育出“人人都是治理者”的共同体意识。展望未来,潍城区委社会工作部将持续深化“项目化运作、生态化发展”模式,不断优化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的更好路径,努力为新时代“枫桥经验”书写出精彩的潍城篇章。(杜雅琳 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