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规模最大机采棉种植基地日前在利津县展开播种,在全省首次实现膜上打孔播种免放苗,解决了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记者在利津春喜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托管的3万多亩机采棉种植基地看到,一台台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的播种机来往穿梭,展开铺膜播种。与以往不同,今年合作社通过在全省首次运用“播种后膜上打孔一体机”,一举结束了播种后完全依靠人工开膜放苗的历史。
与此同时,今年合作社还创新运用了盐碱地凹凸播种模式,实现了一边改碱,一边播种,将大幅提升盐碱地产出效率。
以利津春喜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利津县积极对接科研院所,成功实施了“盐碱地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等试验与示范20余项,着力打造全省最大的“院所+合作社”盐碱地棉花新技术应用基地,全县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目前,利津春喜农机专业合作社不但彻底实现了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还在全省率先上马了机采棉清理加工线,探索出了越来越多的棉花轻简化、机械化生产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