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香铸师魂,以阅读启教育之光。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强师铸魂”的核心理念,胶州市常州路小学以“杏坛耕读·兰台撷英”为主题,创新开展“寻找最美读书人”活动,通过多维度的阅读实践,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成长与教育创新的血脉之中。常州路小学的教师们以“我和读书的故事”为主线,用书香浸润教育人生,展现了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他们的故事,是教育理想的缩影,更是对“立德树人”使命的生动诠释。
以书为灯
成长困惑的破局之光

【胶州市常州路小学 冯慧】
经历过读书时代如饥似渴的阅读期,也走过了刚开始工作时候阅读的迷茫期,我现在越来越感受到教书育人,更需要读书来助力,来开拓视野和丰盈内心。所以我感激读过的每一本书,是它们让我的心智更加成熟、坚韧;是它们陪我在安静的午后倾心交谈;是它们不断指引着我,一路向前。
心有猛虎,深嗅蔷薇。因为读书,让我拥有了诗心诗意和大爱大恨的真性情,拥有了圣贤精神、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以书为线,在不断的追溯中,找寻精神成长的足迹,在传递教育正能量中,一步步去除遮蔽与狭隘,重塑自己的精神气象,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以书为镜
专业成长的终身追求
【胶州市常州路小学 杜伟】
书,于我而言,是一位相伴多年的挚友,它在我人生的长河中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印记,见证了我的成长与蜕变。书是我教学工作中的得力助手,我相信书会提升我的自信心,增加我的厚重感,促使我的课堂思维活跃、富有底蕴。书也会在我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给予了我力量和勇气,当我在教学实践中遇到困惑或瓶颈时,总会习惯性地翻开那本被翻得微微卷边的《于漪知行录》。那些饱含教育智慧的文字,如同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用她的教育哲思为我指点迷津。每当我沉浸在书中那些关于“如何培养真正的人”的论述时,总能感受到思想的澄明——那些关于教育本质的深刻洞见,往往能让我跳出具体问题的桎梏,从更高的视角审视教学实践。回顾我与书的点点滴滴,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它是我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与书为伴,不断探索知识的海洋,用书中的智慧去点亮学生们的未来,让更多的孩子在书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以书为梯
教师成长的攀登印记

【胶州市常州路小学 王刚妹】
“爱读书的人,灵魂自带香气。”从学生时代对文字的痴迷,到成为语文教师后以书育人的坚守,阅读早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底色。这份对书籍的热爱,不仅滋养着我的精神世界,更在教学实践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作为语文教师,阅读更是一场专业素养的淬炼。阅读,让我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面对教育中的挑战,书籍总能给予我力量。当自己在教学中遇到困惑时,我会捧起《给教师的建议》,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的智慧箴言,总能让我拨云见日。阅读,让我始终保持对教育的热忱与敬畏。
我爱读书,爱它给予我的智慧与力量,更爱它赋予教育的无限可能。未来,我愿继续以书为舟,载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让书香浸润每一颗心灵,让阅读成为照亮人生的永恒光芒。
以书为桥
教育情怀的温度传递
【胶州市常州路小学 刘海英】
三十二载教坛耕耘,书籍始终是我最忠实的伙伴。从初登讲台时捧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到在新课改浪潮中反复研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这些教育经典犹如指路明灯,我用一本本书筑牢教学根基,让自己的课堂始终焕发着新意与活力。在岁月流转中,书页间的智慧悄然浸润我的思想,也不断提升我的教育理念。杜威"教育即生长"的理念尤其让我深思——每当我重读这本著作,总能从"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教育本身就是生活"的箴言中获得新的教学灵感,让课堂始终保持着与时代同频的鲜活生命力。
在与书籍对话的岁月里,我逐渐形成了"三维一体"的阅读育人体系:师生共读机制,坚持开展"每月共读一本教育名著"活动,与学生一起研读经典,在阅读沙龙中碰撞思想火花;书香班级建设,创设"流动图书馆"制度,设立"读书银行",用阅读积分兑换学习特权;成长档案追踪,为每个学生建立读书成长档案,记录阅读轨迹,见证思想成长的年轮。三十多年来,无数孩子在我的引领下,推开了阅读之门,在书香中收获成长与启迪。我用实际行动诠释:阅读,是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以书为泉
教师成长的源头活水

【胶州市常州路小学 王莎】
我爱书,更爱读书。教本旁永远斜倚着未合拢的书。陶行知泛黄的书页里浮动着粉笔灰,杜威的铅字行间常嵌着半截书签,帕克·帕尔默的段落被荧光笔洇出晚霞色。校园里的闲暇时光,不断创造着新故事:当我在《绿野仙踪》里夹进玉兰书签,第二天铁皮人的心口就贴上了亮晶晶的贴纸;爱穿汉服的女孩最近总往《红楼梦》里别发卡,书页间的插画人物,正衔着她的草莓头绳。
当《教学勇气》的折角渐渐超过教参页码,那些在书脊间游牧的时光,终化作黑板槽里彩色的粉笔灰。孩子们用周记本为我筑起流动图书馆——此刻我终于懂得,所谓教育者的精神原乡,原是在童真与哲思交织处,永不停歇地破茧成蝶。
我愿做一个虔诚的阅读者,成为儿童阅读的点灯人。
以书为田
终身学习的深耕实践

【胶州市常州路小学 魏倩】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阅读不仅是专业成长的养分,更是与孩子对话的桥梁。在小学的语文课堂里,每一个汉字都是点亮童心的星光,每一篇课文都是打开世界的窗口。我不仅自己热爱读书,更要成为学生阅读的引路人。我在班级中设立图书角,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阅读感受;还会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推荐合适的书目,从低年级的绘本到高年级的名著,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读书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以书为友,在阅读中不断汲取力量,丰富自己的教育人生,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生心中播下阅读的种子,让他们在书香的浸润下,成长为有文化底蕴、有思想深度、有精神追求的人。
正如陶行知所言:“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阅读让我们从孤岛连成大陆,教育家精神在共学中生生不息。胶州市常州路小学教师以“我与读书的故事”为脉络,展现了教师群体“心有大我、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将教育理想与阅读哲思交织成诗,让书香浸润教育生命的底色。他们的故事,是教育家精神的具象化表达,印证了“教育的意义是让每个生命在有限中绽放无限可能”,是课堂里的一束光、师生间的一缕暖、教育路上的一盏灯。这些故事更折射出教育者的多维追求,诠释着“立德树人”的深层内核——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以阅读为镜,照见教师专业成长的终身使命,以书为舟,载动学生精神世界的丰盈航行。(通讯员:冷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