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4月18日,市科技局组织了“山东大学教授进东营”活动。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党委书记郁鹏、院长司宗国、山大东营研究院院长苑世领及物理学院骨干教师参加交流座谈。东营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外国专家局局长王富杰,东营市科技局二级调研员王新俊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出席活动,双方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融合等议题展开交流。
司宗国从学科建设、科研实力、人才培养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山东大学物理学院的发展现状。他指出,学院在量子信息、凝聚态物理、光电材料等领域拥有深厚积累,近年来持续推进科研成果向应用端延伸,希望与东营市企业精准对接需求,探索协同创新路径。
王富杰对山大物理学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东营市产业发展情况和科技工作情况。东营市近年来锚定“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王富杰表示,期待通过此次交流,充分发挥山大物理学院的基础研究优势,为东营市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随后,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各科研团队负责人结合研究方向,重点展示了新能源材料、智能传感技术、先进制造等领域的产学研成果及转化案例。学院教授团队与东营市科技局就技术攻关难点、成果转化机制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初步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
郁鹏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交流是校地协同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实践。他提出要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推动学院科研资源与东营产业需求高效匹配;推动校地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深化人才培养合作,积极推动东营企业与山东大学开展深度交流。
下午,山大物理学院代表团实地考察了东营市重点产业领域项目现场、高新技术企业及重点科研平台,先后赴胜利油田莱113区块二氧化碳注入现场、山东东珩国纤新材料有限公司、稀土催化研究院、山东亦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展调研。
此次交流活动为山东大学与东营市深度合作夯实了基础,标志着双方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领域迈出了新一步,为我市产业转型发展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