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4月17日,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时节来临之际,胶州市巩家庄小学以“知谷雨、承传统、感自然”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节气文化教育活动。孩子们在农耕体验、诗词吟诵、手工创作中触摸传统文化的脉搏,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农耕课堂:触摸土地的温度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清晨的校园劳动实践基地里,少先队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播下黄豆种子。老教师们为孩子们演示传统农具的使用方法:“谷雨时节雨水足,这时候播种,秋收才有好收成。”孩子们挽起袖子,松土、挖坑、浇水,额头上的汗珠与泥土的芬芳交织,亲身体验“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文化长廊:诗词里的节气之美
教学楼走廊变身“谷雨文化展”。三年级学生用稚嫩的笔触绘制“谷雨三候”图画——萍始生、鸣鸠拂羽、戴胜降于桑;四年级的“飞花令”擂台赛上,孩子们争相吟诵与春雨相关的诗词,“杨花落尽子规啼”“春雨断桥人不度”……琅琅书声浸润校园。学校将节气诗词融入晨读课程,以诗育美,让孩子们从语言中感知节气文化的厚重。
巧手匠心:传统工艺新传承
美术教室里,一场“谷雨创意工坊”正如火如荼。低年级学生用彩纸制作出饱满的谷穗,高年级则学习制作“谷雨帖”——在宣纸上拓印桑叶纹样,书写农谚。此外,科学老师还带领学生观察雨后植物生长,用显微镜探索“一颗种子里的春天”。
家校共育:舌尖上的节气记忆
活动延伸至家庭,学校发起“谷雨美食亲子行”倡议。孩子们与家长共同制作香椿饼、枸杞芽等时令菜肴,并通过班级群分享制作视频。家长们纷纷感慨:“孩子回家主动说要‘吃春’,还讲了仓颉造字与谷雨的传说,这样的教育真有意义!”
暮色渐染,校园广播里传来清亮的童声:“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它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像种子一样努力生长……”这场融合德育、智育、劳育的谷雨主题活动,不仅展现了巩家庄小学“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更让古老的二十四节气在红领巾的传承中焕发新生。(通讯员: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