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绿黄河岸,麦浪翻涌起新程。在东营区20.5万亩麦田里,一场融合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的春管革命正悄然展开。
史口镇曲家村麦田里,水泵轰鸣作响,汩汩的黄河水顺着疏浚一新的沟渠奔涌而入。返青的麦苗舒展新叶,贪婪吮吸着带着泥沙芬芳的河水,将根系深深扎进丰饶的沃土。
“往年浇一亩地要40块,今年政府补贴后只要5块,180亩地1天就浇完了!”种粮大户生雷雷算起节水账,按每亩节水35元左右计算,春灌成本降低了87.5%,全镇农户春灌可节省成本超百万元。为保障春灌用水,东营区积极引入一系列灌溉新技术、新设备,真正实现让麦田喝上 “聪明水”,既节约水资源,又降低农户的灌溉成本。
在史口镇刘一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农技专家正手持智能监测设备,对土壤墒情、麦苗长势进行实时分析。“今年我们推广‘一田一策’管理方案,通过无人机巡查,精准识别弱苗、黄叶等问题区域,再结合人工诊断制定水肥药配方,效率比传统方式提高60%以上。”史口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丁光辉介绍。
清晨六点的油郭村,由区镇村三级100余名农技人员组成的"田保姆"团队已开始巡田。“小麦生长过程中发生白粉病、纹枯病、麦蚜等病虫害概率较大,我们要针对病虫害发生情况,精准用药,做好防治工作,在施药的同时可以加入1%-2% 的氨基酸叶面肥,既能增强小麦抗逆性,又能补充养分,小麦进入拔节期,前期施肥不足或者有脱肥现象的麦田要增施拔节肥。”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王明霞在田间一边查虫,一边提醒农户及时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
“以前种地全凭经验,现在有专家指导、同行帮忙,心里更有底了!”种粮大户郭占友对今年增收很有信心。今年,东营区通过政策创新、科技赋能、精准管理,构建起“节水降本-技术护航-防灾托底”的春管体系,让春耕春管更加省时省力、精准高效的同时,不断提升小麦的品质和产量,为夺取夏粮丰收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