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 心系患者 做百姓家门口的贴心人
——记东营市广饶县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任海艇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任海艇放弃在北京工作的机会,扎根基层,在7年时间里将李鹊镇卫生院中医科打造成了当地的特色专科。2019年10月因工作需要调入广饶县中医院,他以热情的服务、高尚的医德和良好的技术服务群众,被周围百姓亲切地称为家门口信得过的“家庭保健医生”。
在10余年的工作时间里,任海艇用个人的高尚医德、热情的服务态度和精湛的专业技术,治愈患者无数,年服务群众15000余人次,用倾心付出诠释出“大医精诚”的内涵,用脚踏实地、默默奉献躬身践行着自己“救死扶伤”的誓言。个人曾先后获“山东省卫生计生系统医德标兵”、“东营市优秀共产党员”、“东营市青年名中医”、“东营市群众满意医生”等荣誉称号,2025年3月,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
七年乡村路 青春奋斗时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任海艇结合当地就医实际,主动向单位建言献策,一方面增加中药饮片种类和数量,方便群众就医;另一方面率先在乡镇卫生院购进了中药配方颗粒,丰富了中医中药的使用方法,卫生院的中医业务收入由2012年每月的4-5千元,至2019年每月的中药销售额已近40万元左右,科室日接诊患者也从零星几人到60人左右,将中医科打造成为李鹊镇卫生院远近闻名的特色专科,带动了卫生院的整体发展。
告别北京的喧嚣节奏,开始基层的安静生活,在和老百姓的点滴接触中,任海艇战胜了起初工作时的迷茫与彷徨,坚定了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在基层,我可以更好地放飞我的中医梦想;在基层,我可以更好地践行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为我是党员,是农民的孩子,农村更需要我。”任海艇笑着说。
怀人民情怀 做济世仁医
2019年9月,任海艇因工作需要调入广饶县中医院治未病科。虽然工作单位变了,但是“医乃仁术 救死扶伤”的本心没有变。10余年来,不管是在基层卫生院,还是在广饶县中医院,他都一直坚持从事门诊工作,平均每天接诊患者60余人次,月接诊患者1200余人次,年门诊量15000余人次。
“老百姓是最朴实的,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从生活上去关心他们,体贴他们,就会感动他们。”任海艇总对自己这样说,工作中他也是这样做的。很多时候,不管门诊外候诊病人有多少,他总会认认真真地向每一位患者解释好病情,从疾病的发病原因到中药的煎煮方法,从生活心理的配合治疗到服用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努力解除患者生病后的思想顾虑与包袱。对一些偏远地区前来就诊的患者,他总是主动给患者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方便患者在出现身体不适或者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第一时间找到他。
为了能够尽可能多地接诊患者服务百姓,任海艇中午从不下班,晚上经常工作加班到7点左右,平均每天工作近11个小时,而且午饭都是早晨做好,带到单位去吃,这一习惯他坚持了8年。任海艇始终相信,对患者多一份真诚,也会相应的多收获一份信任。
宣中医科普 拓未病之路
在工作之余,任海艇还积极参加中医健康科普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作为东营市中医药健康科普专家,深入到镇区、村庄和学校,定期为辖区村民和中小学学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和义诊服务,工作以来已参加健康宣教和义诊咨询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次,惠及群众万余人次,积极参加“中国梦新时代新征程”百姓宣讲活动,参与录制健康科普视频和专题节目10余期,为广大人民群众传播健康养生知识。他还被广饶县红十字会评选为“爱心公益使者”,不定时到敬老院义诊送健康,用爱心助力公益。
任海艇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真正地发挥好中医治未病理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让疾病在未出现时预防好,在微小时治疗好,这样可以节省更多的物力和财力,让家庭少花钱,百姓更舒心。任海艇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好医生,光有好的服务态度是不够的,还要有过硬的医疗技术。技术是医生的生命,是为病人服务的基本条件。”多年来,任海艇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并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
2019年08月,任海艇被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遴选为“山东省卫生健康系统典型事迹报告团成员”,并在烟台、滨州、威海等地市巡讲。他的事迹也先后被山东农科频道《名医话健康》栏目、人口健康报、东营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竖起了一面标志性旗帜。
“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坚守着一名医生党员的初心与使命”,自从步入神圣医学殿堂那一刻起,任海艇便深知一名党员医生身上肩负着的伟大使命。从医10余年来,他担当作为,一心为民,始终将救死扶伤、真心待患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以担当彰显忠诚,用实际行动践行从医誓言。相信在平凡的基层医疗岗位上,任海艇一定可以书写出别样的精彩人生。